首頁 女生 古裝言情 福運醫妃旺夫命,王爺越寵江山越穩

第368章 阿沅姐和小盼哥的一路見聞

  總之,推動新的海商律和銀行法,帝後聯手之下,非常順利地出台了。

  除了幽州的權貴和商人,反應最快的是陳星耀,他寫了一大長列的清單,希望皇後能将其加到海商特供商品中。
.

  其中有一半還不是長安的特産,而是北疆那邊的,羊皮、兔皮、奶酪這些,還有葡萄酒、葵花籽油等這幾年往北疆開荒的百姓種植的産物。

  冬素自然同意,如此一來,既能提高北疆郡的收入,又能鼓勵關内百姓出關開荒。

  至于羊毛則被她劃下,比起出口羊毛,直接出口毛紡制品更劃算,還能提高國内毛紡制作坊的銷量。

  反應第二快的是謝大将軍,他以前是隻管涼州的軍政,但現在蕃人被打跑,眼看着周邊的州城越來越富有。

  特别是遷都之後,涼州這一片若隻管軍政,不管民生,過幾年會被遠遠抛在身後,百姓越發窮苦,人口會越來越少。

  謝大将軍有一種,自己明明很努力,一步也沒出錯,可就是被人抛棄的感覺。

  謝家幾代人經營涼州鞠躬盡瘁,卻比不過皇後經營幽州幾年,開個海港之後,幽州的發展是飛速。

  謝大将軍當年不支持廢後之子,不願意做一人之下的權臣,不跟淩墨蕭作對,隻憑這一點,淩墨蕭不光不會打壓他,還會支持他建設涼州。

  從派出墨門子弟開采石油,到涼州官吏來幽州學習,墨門免費的工具工藝支持,這一年多涼州的也有所發展。

  但還是有限的,謝大将軍連海商律那些東西還沒弄懂,但明白一點,那就是響應帝後推出新政。

  恰好莫修謹到達涼州,在莫修謹的解釋和幫助之下,謝大将軍也寫了份特供清單,請皇後允許涼州的商貨加入出口商貨之中。

  其中食材和衣物原材料,被莫修謹劃去,因為當地人自己都不夠吃不夠用,棉、麻、毛皮等物,還要靠朝廷支援。

  像衣裳,要一家人拼湊,冬天一過,冬衣全部裁開,縫制春衫。
等到了初秋,再将夏衣改成冬衣。

  像城裡人要備制四季衣裳的,這裡的農人聽了,隻覺不可思議。
誰家布料多的,能一人做四套衣裳?

  這裡百姓穿的衣裳就那幾個顔色,靛藍或靛黃,一家人的衣裳都是同色,才好裁剪了縫制新衣。

  男主人若是要出遠門,或是去做客之類的,主婦要提前幾天,将同色的衣裳清洗幹淨,裁剪縫制成一身新衣裳。

  便是能湊出一身新衣裳的人家,還算殷實之家,更多是連一身同色衣裳都湊不齊。

  吃的就更不用說,麥粞飯是最好的食物,糙米飯是待客的飯,普通百姓日常吃的,是各種豆菽飯。

  為了不費柴火,各種豆類雜糧先舂得半碎,再熬煮到熟爛,那口感,又黏又紮嗓子。

  至于菜肴,隻有各種鹽泥做的鹹菜,據說這幾年從幽州那邊傳來不少海鹽,很多百姓漸漸不吃鹽泥,但偏遠鄉村依舊是以鹽泥為主。

  見識過滇州百姓的苦,再看涼州百姓,阿沅姐隻一聲輕歎,底層百姓,是各有各的苦。

  這也就是為什麼皇後一心要推行新海商律,就是為了底層百姓富起來,而不是将貧富差距越拉越大。

  上位者隻看到州城的繁華,唱着天下太平的頌歌,卻将鄉村窮苦之人遠遠抛在身後,視而不見。

  莫修謹跟謝大将軍建議,為防商人見利忘義,将涼州本不多的糧食和棉麻出口,幹脆從頭就禁止,以三年為期,三年後視情況放寬。

  謝大将軍為難地道,可如此一來,涼州根本沒有什麼東西能出口,官府不富起來,基建就沒有資金,陷入惡性循環,涼州依舊很難發展。

  莫修謹淡定一笑,指着涼州城說,涼州的寶貝太多了,将軍需要的是發現寶機的眼光。

  再說,出口物品中,最不值錢的就是食材和衣料,也隻有絲綢價高,普通的棉麻也賣不出高價。

  涼州有什麼?
玉門關外有玉石、瑪瑙等天然礦石,這些東西雖然出口不易賣。

  但卻是大夏權貴的最愛,不管是長安、江南還是幽州,打磨精緻的玉石都能賣出高價。

  再有涼州的藥材、漆雕等物,而最适合出口的就是涼州特産的燒刀子酒,再學的皇後精釀酒的工藝,改良一下口感。

  涼州的酒必将在海外有一席之地!

  莫修謹本來打算隻在涼州留一個月,但架不住謝大将軍的盛情挽留,為涼州發展出謀劃策,硬是在涼州留了三個月。

  這三個月中阿沅姐自然也沒閑着,開醫館、收購草藥、人口普查等等,她帶着一群女官,每天都忙得兩不見亮。

  在别的地方女官或許一開始不受重視,被官員歧視,但在涼州,阿沅姐很快就被當地百姓奉為女神醫。

  隻要看到女官的隊伍,百姓恭敬至極。
官員也敬重女官,畢竟他們需要皇後的投資,最先要的就是取得女官的信任。

  阿沅姐發現當地孩童身體都很羸弱,利用這段時間和女官們制作了很多,幽州那邊專給孩童補身體的蛋白粉。

  免費發放給孩童,此舉讓當地百姓極為感動,對女官越發親切和尊敬。

  莫修謹作為大司農,在基建、農耕、養殖等事情很是專業,他能因地制宜,和謝大将軍走訪不同縣鎮,根本當地的情況制定養殖計劃。

  雖然皇後一直說,涼州有石油,富起來是早晚的事,可石油的用途還在試驗之中,這個‘早晚’,誰知道要幾年呢?

  不過目前墨門試出石油的最基礎用法,那就是修路,路面上鋪一層,結實又耐用。

  莫修謹建議謝大将軍先修路,皇後說的,‘要緻富,先修路’‘路路通,财源到’,修三條主路,一是從長安到涼州,二是從涼州到幽州。

  第三條則是為胡人修的,想讓胡商來涼州,這路就得先修好。

  謝大将軍心中還有一個大志向,那就是徹底征服蕃人,隻是他很清楚,這幾年朝廷不會支持他開戰。

  這幾年打北疆又打蕃人,整個西北都窮得很,官府沒富起來之前,而蕃人又不挑釁,朝廷自然不會讓他主動開戰。

  所以他對莫修謹的建議很是上心,莫修謹勸他不要急,皇後娘娘常挂在嘴邊的嘴,甯可步子穩,不可步子邁得大。

  朝廷對西北的發展很重視,否則也不會派他專程來這一趟。
先提個三年計劃,做好基礎,喂飽百姓,然後再想别的。

  謝大将軍送别莫修謹夫妻的時候,還托莫修謹帶走了十幾人,全是謝家子弟。

  他直接說,去幽州讓他們自己考,考進哪個學院就讀哪個學院,考不進去的就去跑海商,給我們涼州弄一條專屬海船。

  阿沅姐聞言,便笑說如此也該讓女孩子去幾個,可以考女官或是考醫護學院。

  謝夫人一怔,面露為難。
她是正統士族大家出身,便是這幾年在皇後的帶領下,興起女子讀書熱。

  可讓自家正值十幾歲妙齡的女兒,遠走他鄉去求學,她怎麼可能願意?

  一看謝夫人的表情,阿沅瞬時後悔,自己不應該提出這個建議的。

  她早就明白,這些貴婦表面上對她和女官客氣,實際内心深處還是覺得她們離經叛道。

  對此冬素曾告訴過她,正常得很,即便千年後,一些人還是會覺得,女人最大的成就,是嫁個好男人,生一對兒女。

  哪怕那個女人在某個行業,取得的成就比男人還高,名聲比男人還響。
可隻要她沒嫁人,就會有人說她不幸福。

  阿沅很想問一句,冬素怎麼知道千年後的情況?
可看到冬素的表情,話到嘴邊她又咽了回去。

  自己的表妹不知從何時起,就變得與衆不同了,這一點她早就發現了。

  也許,冬素真的知道千年後的事……

  謝家女個女孩一聞此言,立即意動,期盼地看着母親和父親,她們當然希望能去京城求學。

  去看看聞名于世的幽州鐘樓,海港大船,有軌車道,全是女子的醫護學院,墨門工藝,橫渠巨石……

  謝夫人尴尬笑道:“眼看就要入冬,天遠路難行,不如等明年開春後,再做安排。

  謝大将軍卻很認真地考慮起來,看向整個謝家未及笄的十幾個女孩子,一時說讓誰去,确實難辦了些。

  女子出門自然不像男子那麼方便,也是,等明年春天,謝家男兒在京城站穩了腳。

  再聽他們切實說一說,那女子醫護學院和女官考試到底是怎麼回事,再安排女兒過去求學。

  謝大将軍附和夫人的話:“也好,明年開春再做安排。

  不同的是,謝夫人是想敷衍過去,而謝大将軍是真的在考慮此事。

  謝大将軍很清楚地認識到,遷都之後,天下與之前大不同了。

  不管是士族還是權貴,再也不可能像之前那樣高高在上,皇權越來越集中,誰也動搖不了陛下的地位。

  土地改制,莊園式經濟的分崩瓦解,讓享有特權和權力,地位超群了千年的士族,成了普通的豪紳。

  陛下沒用一兵一刀,士族甚至沒想明白哪一步錯了,隻是遷個都城,他們便漸漸由雲上之人,變成普通人了。

  海軍的興起,新式武器的開發,讓陛下絲毫不畏懼他們這些封疆大吏,鎮定邊關的大将。

  海商的興起,攤丁入畝制的推行,讓底層百姓越來越富裕,且對皇室越來越忠心,以後很難出現裹脅百姓造反的情況。

  教育改革制和公職員考試,不光讓越多的寒門出現人才,相信十幾年後,便是普通百姓之家,也會出現官吏。

  同時墨門工匠學院、醫學院、農學院等等被讀書人視為‘旁門左道’的學說,得到朝廷的正式認可,亦能參與公職員考試。

  士族權貴牢牢掌控着的教育資源,已經徹底沒了優勢。
教育資源如決堤之河,流向萬千大衆。

  更别說陛下還有賢後輔佐,皇後的女官制在很多人看來,完全不足為畏不值一提。

  可皇後在背後支持各行各業,而女官制又與底層民衆捆綁,不論是小學堂、孤兒院、醫館、郵局驿站、農具租售等等都是皇後掌握。

  這點點小事,看似不值一提,可一彙聚,便是民生,是民意,想反朝廷,反皇帝,那就是跟皇後作對,沒有人會追随的。

  就像有人會罵朝廷,罵官員,罵權貴,可沒人會罵皇後。

  皇上此舉不可謂不英明,推出一個賢後,比推一個賢明君主好用多了。

  涼州本來就離京師遠,又貧窮落後,京師的情況是一天一變。

  幽州跟長安可不一樣,長安百年未曾有過大變。

  而幽州,上一次去的官吏回來就說,簡直不敢相信,猶如神助一般的神奇之都。

  若再不派出家族年輕子弟去京師求學,别說過個十年、八年,便是三、五年,他們的孩子去京城,隻怕跟山野之人初次進涼州城一樣。

  故而謝大人是很認真的思考,讓家族年輕女子去京師求學的事。

  他沒去思考怎麼勸說夫人,因為他自己帶夫人去看一眼,他向皇帝上折子去京城面聖的話,陛下一定會同意的。

  這般思考着的人遠不止謝大将軍一個,皇後娘娘開辦的報紙和雜志,由幽州到大夏各州城都有分部。

  就連普通老百姓對消息都不再閉塞,嶺南的百姓日日讨論着,嶺南建了海港之後,他們會不會像幽州人一樣,每天能吃兩頓幹飯,一個月吃幾回肉?

  蜀中的百姓天天往官府跑,打聽生絲的價格,我們蜀中的絲綢在海外,可是最受歡迎的呢!

  官府鼓勵開荒,百姓也敢放心大膽地種桑種茶,蜀中的絲綢和茶葉,是上了出口特供商品的。

  也就是朝廷保護地方價格,商戶不敢随意降價、壓貨,百姓能放心大膽地生産貨物了。

  莫修謹和蔡沅回幽州的路上走的很慢,他們一路走一路看,即便是寒冬時節,往幽州的每一條大道,馬車都絡繹不絕。

  商人、學子、工匠、農夫、士族,各階級的人都有,去幽州的,從幽州往家鄉趕回去過年的。

  每個人雖行色匆匆,但臉上都帶着希望,是連風雪都壓制不住的希望。

  不像以前,底層百姓的冬天,隻有冷和餓,表情是麻木的,跟那些努力抵禦嚴寒的動物沒什麼區别,都在苦熬春天的到來。

  而現在不同的,百姓都想趁春耕未來之前,這幾個農閑之月,多做些活計賺錢。

  路上的驿站更多了,除了接待官員的,還有接待普通人的,每一家都人滿為患,已經很難看到有人露宿廟宇的情況。

  莫修謹和阿沅姐每晚必在燈下寫沿途見聞,他們都是窮苦百姓出身,知道朝廷重視什麼,同時朝廷又會忽略什麼。

  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底層百姓的心聲,所以他們要替百姓定下,情況越詳細,冬素做參考的資料越充足,就越發能因地制宜地替地方百姓想出路。

  路過長安附近的州城時,讓兩人驚訝的一件事是,來時這條路還沒裝路燈的,這才小半年,回程竟然裝上了幽州一樣的路燈。

  點的是海魚油,燈是訂制的琉璃燈,外面罩着鐵格子,風雪之中明亮得如同火炬。

  驿卒說這是陳大人主張挂的,長安往幽州的大道邊都挂了路燈,方便貨商連夜趕路。

  說是快過年的時候商貿往來頻繁,許多貨商會連夜加急地趕路,風雪天容易出事故,便修了這路燈。

  那驿卒本來想自豪地說一句,長安不愧是千年古都,就是有底蘊。

  但想到眼前的大官人家是從幽州來的,聽說這路燈幽州早就有了,不光大道兩旁有,連縣道都有人。

  那句自豪的話,也隻能說給外鄉人聽聽,說給幽州人聽,人家隻會嘲諷你孤陋寡聞。

  長安确實是千年古都,可去過幽州的人都說,長安已經比不上幽州了啊!

  兩人發現長安一帶的州城的驿站,旁邊都有郵局,而郵局的負責人皆是女官。

  阿沅一問才知道,陳星耀在長安的差使,辦得很順利。
而謝清芷就很為難,長安的權貴、官員表面上都附和她。

  可實際上卻是推三阻四,她想進行的差使,一樣也進行不下去。
長安的貴婦更不用說,避她如避蛇蠍,一副生怕她把自家女兒帶壞的模樣。

  謝清芷很快就認清局勢,做了另一個選擇,那就是放棄跟權貴和高級官員打交道,改為跟底層官員打交道。

  皇後在長安北區留下的名聲依舊有用,謝清芷很快得到底層百姓的支持,雖然開辦的女醫護學院,沒有一個貴女或是富家女來報名,但很多普通老百姓帶女兒帶報名。

  除此之外,她開辦的報紙、雜志有姜氏留下的老人在,也順利推進,然後謝清芷就找到一個長安官方不要的差使。

  即為開辦郵局,幽州的郵局已經很多了,而長安卻隻有内城有幾家。
謝清芷有陳星耀支持,很快在每一個驿站旁邊。

  建一棟兩層小樓帶個大倉庫,專為百姓郵寄貨物和信件,也有商人想靠郵局專線送貨物,但收費比較貴不劃算。

  總之,謝清芷這姑娘想得很開,權貴士族階級看不起她,那她就與其切割,直接打入底層階級。

  娘娘說了,以後銀行開辦好,這郵局還有郵送錢财的業務,到那時,就是富商和權貴求着她辦事了。

  畢竟找镖局送銀子收的價格極高,還要擔心被搶。
而走皇後開辦的郵局,信譽有保障,安全有保障,且收費比镖局低多了。

  謝清芷很有自信,最多一、兩年,之前嘲諷她的權貴們,必來求着她辦事!

  阿沅雖沒跟謝清芷見面,可聽郵局的女官聊起此事,也能想到謝清芷那驕傲明媚的模樣。

  不禁跟小盼哥笑道:“謝女官真厲害,若換了别人,來長安受這麼多挫折,早就放棄了。

  莫修謹冷笑道:“長安那些人眼高于頂慣了,且等着吧,再給娘娘幾年時間,屆時他們想求娘娘辦事,都找不到門路。

  兩人回到幽州的時候,幽州正在歡慶,倭戰取得大捷,甲四将軍連奪倭國四座城。

  進宮見到冬素的時候,發現她的肚子已經很大了,得扶着腰走路,大寶和小寶長高了許多。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