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出去本想幾天就回,結果遇到突髮狀況,十多天未回家,雖然有廖科長打招呼,但是,家裡一定擔心壞了。
為了不讓人擔心,林蝶衣從空間裡出來便直接去了山城供銷社。
山城供銷社的大廳裡掛滿年畫,成衣布料的顏色也比往常新鮮得多,過來買貨的人,臉上都洋溢著歡笑。
真是處處都是年味兒。
「大表姐。」
「哎呦我的天,你可總算回來了。」
大表姐今天站的是成衣布料專區。
這會兒有幾個嬸子正在挑選布料。
林蝶衣朝著她們點了點頭,一步走進櫃檯裡。
任由大表姐孫新紅上上下下的打量。
「你可總算回來了。」
看見大表姐孫新紅著急的模樣,林蝶衣不由得翹起嘴角。
「不是知道我去哪兒了嗎,怎麼還急成這個樣子?」
「就是因為知道才更擔心,你說你,怎麼什麼熱鬧都能湊?」
「我也不想的,我是被抓壯丁了。」
「沒事兒吧?」
大表姐孫新紅眼中仍有些擔心。
林蝶衣笑了笑,「大表姐,我沒事兒的。」
「沒事兒就好,簡直嚇死人。」
大表姐孫新紅擡手打了林蝶衣一巴掌。
雖說這是積極向上的事情,但是,誰家孩子誰擔心。
誰知道那樣的任務有沒有危險。
「我大姨擔心壞了吧?」
「那是肯定的。
不過,你大姨夫倒是挺樂呵,他說,這是什麼黨的召喚。」
孫新紅湊到林蝶衣的身前低聲說道,「我爸被我媽訓了。
這麼多年頭一回。」
「都是為了我。」
林蝶衣有些不好意思,真沒想到,周香娥因為擔心她竟然和從沒紅過臉的大姨夫紅臉了。
「姑娘,這個布料給我扯一米半。」
「哎,來了。」
孫新紅轉頭答應一聲,又回頭拍了拍林蝶衣的手,「老實待著,一會兒再說。」
「嗯。」
大表姐孫新紅去給人扯布料,林蝶衣閑著沒事兒左右看了看。
山城供銷社進的布料都比較實用。
沒有毛呢,沒有風衣料,甚至上回看到的錦緞都沒有。
「看看這個料子,質量挺好,顏色也好,適合過年做衣服。」
大表姐孫新紅送走客人,又湊到林蝶衣的身邊。
她的手裡還拿著一款大紅格子的條絨布料。
「挺好看的。
不過,我在雙城買了一套棉服。
過年不做衣服了。」
「棉服?
啥樣的?
好看嗎?」
「挺好看,樣子……」林蝶衣左右看了看,指著牆壁上掛著的一件長款棉服。
「和這個差不多。」
「那挺好的。
美妞,你還有事情要辦嗎?」
「沒什麼事了。」
「那就早點兒回家。」
「行啊,我也有這個打算。
姐,那個毛線咋賣的?」
林蝶衣指著布料旁邊的幾團毛線問道。
「你想買?」
「嗯,顏色不錯,織成毛衣肯定能好看。」
「好看是好看,但是,太貴。
就那一小團就要一塊五,還要一張布票。」
「那是挺貴的,都快趕上肉價了。」
其實林蝶衣沒覺著貴,但是,大表姐說貴了,那應該就是貴的吧。
「你先別急著買,這東西總有降價的時候,到時候我告訴你。」
「也行。」
林蝶衣沒在山城多待,回到上河村的時候,村子裡空蕩蕩的,林蝶衣十分疑惑,跑到羅奶奶家問了問,才知道大家都去捕魚去了。
「村支書說這是最後一次冬捕。
我家羅莊河和羅莊輝都去了。」
「今天是最後一次冬捕?」
「是啊。」
「那我得去看看。」
每年的最後一次冬捕,村裡都會像過節一樣熱鬧,因為隻有這一次才會真的給大家多分一些魚。
像一些不太大的小魚丁或者是兩三寸長的鯽魚都會不要工分的平均分給村民們。
所以,每一年的最後一次冬捕幾乎都是全村出動。
林蝶衣來到冬捕河面,河面上人山人海,女人們高聲說笑,孩子們跑來跑去。
「美妞,出門回來了?」
「哎,嬸子。」
林蝶衣笑著點了點頭,「看見我大姨了嗎?」
「在那兒邊。」
那嬸子朝著東邊指了指,「和你大表哥家的妮子在一起。」
「哦。」
林蝶衣猶豫了一下,不知道該不該過去。
妮子現在對她不太親。
大表嫂對她更是意見頗大。
本來,林蝶衣還不太在意她,可是,自從二表哥家的小不點兒過百日後,林蝶衣覺得她也沒有必要用她的熱臉去貼人家的冷屁股。
「美妞!」
林蝶衣還在想著要不要過去打聲招呼,那邊,胖美妞大姨已經發展她。
胖美妞大姨朝著林蝶衣擺了擺手,林蝶衣笑了笑朝她走了過去。
原本還不知道在哪兒的大表嫂這會兒幾步竄到胖美妞大姨身邊,拉著妮子的手就走。
周圍的人看著林蝶衣的眼神有些莫名,林蝶衣的臉冷了一瞬,隨即毫不在意的朝著胖美妞大姨走過去。
「大姨。」
「羽博和蕊蕊肯放你回來了?」
林蝶衣的眼神閃了一下,「不肯,可是我離開家太長時間了,我得回來看看。」
「家裡你倒是不用掂記。」
胖美妞大姨拉著林蝶衣的手上下看了好幾眼。
「沒吃胖。」
「大姨,我可不想再胖了。」
林蝶衣無奈的笑了笑,「放心吧,我挺好的,能吃能睡,啥事兒沒有。」
「那就好。」
胖美妞大姨暗暗的長舒一口氣。
「大姨,這是最後一次冬捕?」
「對。
最後一次,這次過後就好準備過年了。」
「日子可過的可真快。」
在七三零二部隊家屬區的日子好像就在眼前,沒想到,一眨眼的功夫,她已經來到這裡快一年了。
「美妞,明天分魚,你多買些。」
「嗯?
哦,好。」
看著林蝶衣一副懵懂的樣子,胖美妞大姨湊過來小聲的說道:「在咱們村裡買魚,不要票。
王建國他們家的年節禮,你送這個就行。」
「哦,那我知道了。」
過年孝敬老人的東西,大多數都是雞,魚,肉,或者是點心營養品等物。
這些東西都比較貴,在外面買還得要票。
所以,相對來說,在村裡買魚做年禮更劃算一些。
在上河村,有很多人都這麼做。
「美妞,王建國這段時間給沒給你寫信?」
「寫了。」
林蝶衣的聲音淡淡的。
其實,王建國一直都在給林蝶衣寫信。
有一段時間,林蝶衣根本不看他寫些什麼。
後來,閑著無聊的時候也會把信拆開,看看王建國到底寫些什麼。
很多時候,王建國寫的都是生活記事,在信裡,他的生活中沒有何鴿華的身影,但是,何鴿華不止給她郵過一次照片。
在那些照片的記錄中,何鴿華始終都活躍在王建國的身邊。
「王建國回不回來過年。」
「我不知道啊。」
她有一段時間不看王建國的信了,誰知道他回不回來過年。
「他沒說啊?
美妞你應該問問他。」
「嗯。」
林蝶衣不太走心的應著。
「先別管他回來不回來,你多買些魚。
王建國回來也好,不回來也罷,你婆家的年禮肯定落不下。」
「知道。」
她和王建國他媽他們小矛盾一直不斷,不過,自從上次和王建國通話以後,王建國他媽他們消停不少。
但是,林蝶衣知道這隻是表面現象,如果哪一天她做的不好,例如,年禮沒送或者送的不好肯定會被找茬。
上河村最後一次捕魚,按照往年的習慣,一般要捕三天,三天過後,村裡才會往山城供銷社送魚。
這一次送的魚不僅有鮮魚還會有凍魚,反正就是除去給村民們分的,餘下的都會送走。
太陽偏西的時候,魚把頭張羅著回家。
大家把收集到的魚都送回生產隊大院。
本來林蝶衣想跟著胖美妞大姨一起回家,不過,看見大表嫂的臉色,林蝶衣笑了笑,轉身離開。
三天後的傍晚,魚把頭站在一輛到大馬車上指揮大家收網。
雖然儀式感沒有那麼強,但是,看見魚把頭揮舞著綁著紅布條的馬鞭子,便知道,今年的捕魚到此為止。
打好的魚洞,鑿出來的冰窟窿也會做好標記,圍好護欄,以防不懂事的孩童或者不聽話的想要抓魚的年輕誤入。
捕魚的漁網裝上車,趕車的車老闆一路當先,緊接著便是拉網的年輕人,年輕人的後面是村裡的老老少少。
孩子們拎著裝著小魚丁的木桶,鑽來鑽去的跑跳著。
全村人浩浩蕩蕩的一路往回走。
說說笑笑的好不熱鬧。
不知道是誰首先唱起了勝利的軍歌,緊接著會唱的便都附和起來。
慢慢的,歌聲變得整齊而又洪亮。
林蝶衣笑眯眯的感受著這份快樂,和諧,溫馨,這是最好的精神食糧。
「分魚,分魚,趕緊抽籤排隊。」
大集體分東西的程序,林蝶衣早已經熟悉。
隨著大傢夥的腳步,不慌不忙的拾撿起一個小紙團。
紙團上的號碼比較靠後,本來不是什麼好籤,卻正符合林蝶衣的心意。
林蝶衣想多買些魚。
這麼長時間,林蝶衣也算認識不少人。
很多人還都是她的長輩,所以,林蝶衣要送年禮的人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