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表哥孫新華和三表哥孫新宇一直待在林蝶衣家裡陪著林蝶衣。
到了該迎神的時候,孫新華和孫新宇兩個把一掛最長的鞭炮拿出來,掛到早已經做好的鞭炮架子上。
鞭炮架子是用碗口粗的楊樹做成的,豎起來的時候特別高。
自古以來的習俗,除夕夜放鞭炮的時候要在旁邊籠一堆火。
這堆火可以用木頭,可以用柴火,還可以用苞米芯兒,最好的還是用黃豆稭稈。
有人說,過年這天用黃豆稭稈點燃迎神,這一年家裡會出狀元。
七六年,還沒有恢復高考,也不存在考不考狀元的事情,但是,林蝶衣依舊抱來一大抱黃豆稭稈。
「美妞,先去燒水,一會兒放完鞭炮就吃餃子。」
「好嘞。」
每到這個時候,林蝶衣就感覺興奮,尤其是今年,習俗講究特別多,林蝶衣感覺這樣過年才有意思。
鍋裡的水咕嘟咕嘟的冒著泡泡,如同元寶一般的餃子一個一個的下到鍋中,很快,餃子在鍋中翻滾起來。
林蝶衣趁空跑到外面把黃豆稭稈點燃,然後看著孫新宇和孫新華兩個人把鞭炮點燃。
屋裡屋外的香爐已經燃起三炷香,元寶似的的餃子也已經煮好。
先拿兩個小碗,每個碗裡裝兩個餃子,端上供桌拜上兩拜。
「快,美妞,給哥來碗餃子。」
除夕夜的餃子是三個人一起完成的。
林蝶衣一共準備三種餃子餡。
一種是豬肉芹菜的,一種是魚肉的,另外一種是三鮮餡的。
林蝶衣和的餃子餡用料足,捨得放肉,三表哥孫新宇在包餃子的時候就一個勁兒的吵嚷著,餃子煮好了,一定吃它三大碗。
林蝶衣家的年夜飯特別豐盛,八涼八熱一共十六道菜。
主食有餃子,黃金米飯還有炸年糕。
飲品有果汁,米酒還有林蝶衣特製的果酒。
「美妞,你這小日子過的是真滋潤。」
「還行吧。」
林蝶衣嘚瑟的搖了搖酒杯。
支書大姨夫家裡還等著二表哥孫新華和三表哥孫新宇回去放鞭炮。
兩個人陪著林蝶衣吃了兩盤餃子便匆匆離開。
林蝶衣坐在暖烘烘的火炕上吸溜吸溜的喝著美酒。
家裡沒有電視,林蝶衣便把楚君殊送給她的錄音機拿出來,調到廣播頻道,搖頭晃腦的聽著裡面傳出來的咿咿呀呀的聲音。
林蝶衣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睡著的,守沒守到零點也不知道,反正等她醒來的時候,天色已經大亮。
林蝶衣倒是挺佩服自己的,一夜沒蓋被竟然沒覺得冷。
大年初一,一年中的第一天,人們都穿上新衣,戴上新帽走上街道。
你恭喜我一句,我恭喜你一句,拜年拜的好不熱鬧。
林蝶衣也不例外,吃過早飯以後,從裡到外換了一遍新,然後走進村子。
遠遠的看見李家嬸子,急忙擺了擺手。
「哎呦,美妞,過年好啊,你這身衣服可真好看。」
「謝謝李嬸,現成的棉服,好看是好看,就是沒有家裡做的暖和。」
「你這話說的對,買的衣服再好看也沒有咱們自己絮的大棉襖大棉褲暖和。」
「秧歌隊出來了,走,看熱鬧去。」
上河村的秧歌隊這會兒已經出動。
敲鑼打鼓的好不熱鬧。
「這麼多人?」
林蝶衣有些驚訝。
一直都知道村裡在排練秧歌,但是,林蝶衣沒想到會有這麼大的場面。
一百多人的大隊伍。
有手拿扇子扭的,有踩高蹺的,有打腰鼓的,有劃旱船的,有騎著毛驢回娘家的,還有戴著長鬍子扮演擔貨郎的……就連『豬八戒』都過來湊熱鬧,你還真別說,這些人扮什麼像什麼,還真挺像那麼回事兒的。
秧歌隊的人穿紅披綠,浩浩蕩蕩的從生產隊大院裡走出來,挨家挨戶的去拜年。
「真熱鬧啊!」
林蝶衣還是第一次看見這麼古老的秧歌舞,說實話,她被震撼到了。
「熱鬧吧。
要我說,當初你也應該去參加,年紀輕輕的在家待著幹啥?」
林蝶衣裂開嘴笑了笑。
如果是時間倒流,她還是不會參加。
聽說他們這些人要在外面扭一整天呢。
還有,今兒初一,他們在村裡扭,到了初三就會去鎮裡,去其他村扭,一天走那麼多路,超累的。
大年初一,大家都出來拜年。
林蝶衣是王家的媳婦兒,肯定要去王家拜年。
雖然,王家人並不待見她。
扣下王建國給她郵的年貨,過年的時候也沒人叫她一起過年。
但是,該有的禮節得有,林蝶衣不想被人說嘴。
王家的大門緊鎖著,不知道是沒有人還是不想接秧歌。
這個時候迎接秧歌隊的到來還不用賞錢,但是放掛鞭炮,放幾個爆竹還是要的。
有那講究的人家還會拿出瓜子花生等物出來招待秧歌隊的人。
「有人嗎?
我來拜年。」
林蝶衣朝著裡面喊了一句,看見王建國家的屋裡有人影閃過。
「開下門,王建軍,王蘭芬,王家爺爺,開下門,我來拜年來了。」
王家雖然分家,但是,王建國一家仍然和王家老爺子住在一個大院裡。
王家老爺子那屋裡似乎也有人在。
「王建軍,王蘭芬開門。」
「喊什麼喊?
大過年的嚎什麼喪?」
林蝶衣愣了一下,隨即抿嘴笑了笑。
也不知道王蘭芬這人是傻還是怎麼的,她現在可是在他們家門口喊的。
「蘭芬進屋去。」
王建國他媽從屋子裡走出來,看了看林蝶衣手裡的東西,臉色有些難看,「少拿那仨瓜倆棗的糊弄人。
我家不需要你拜年,趕緊滾吧。」
林蝶衣垂下眼簾,說實話來之前她就知道會是這樣的結果。
本不想過來受氣,但是,頂著王家媳婦兒的身份不過來拜年會被全村人笑話。
林蝶衣雖然不在乎別人的眼光,但是,有些時候不得不承認,人是群居動物。
「哎呦,弟妹啊,這大過年的怎麼好趕人走。
美妞啊,來,進屋,到我這屋裡來。」
王建設他媽一邊說著話一邊朝著林蝶衣走過來。
「嬸子,我過來拜年,這是給老爺子帶的東西。」
年前,林蝶衣隻給王建國家送了年禮,王家老爺子這裡什麼都沒給。
今天過來拜年,肯定要去看望王家老爺子,大正月的總不好空著手過來。
東西不多,隻有四瓶酒,四瓶罐頭,四袋兒糖。
王建設他媽把東西拿到手中,臉上的笑容虛假幾分。
「哎呦,你是來看老爺子的啊?
這個不巧勁兒的,老爺子出去看熱鬧去了,不在家。」
林蝶衣笑了笑,「沒在家啊,還真不巧。
不過沒關係,我的心意到了,嬸子幫我帶個好吧。」
「行啊,肯定幫你帶到。」
王建設他媽低頭看了看手裡的東西,看似十分嫌棄。
「美妞,不是我說你,年前得了那麼多好東西也不過來看看老爺子,年後頭一天,過來拜年就拿這點兒東西?
真不虧你婆婆說你摳,仨瓜倆棗的打發誰呢?」
王家的人都是極品,林蝶衣一點兒都不想和她們吵,林蝶衣覺得和這樣腦子進水的人吵架累得慌。
王建國他媽眼看著林蝶衣手裡的東西都進了王建設他媽的手裡,不由得急道:「林蝶衣,你過來拜年不給我們拿東西?」
「拿了,那裡有你們的一份。」
林蝶衣的手指了指王建設他媽手裡拎著的東西,那些東西的確有一份是給王建國家的,可惜,王建國他媽不稀罕要啊。
林蝶衣嘲諷的彎起一邊嘴角,轉身離開。
反正她的東西送到了,反正她過來拜年了,進不進的去大門林蝶衣不在意,其實不進去更好,進去了,她還得給王家的老祖宗磕頭。
至於她拿來的東西這麼不清不楚的遞進去,會不會惹來王家的兩個媳婦爭搶那就不是她能管的了的了。
林蝶衣心中暗笑,爭吧搶吧,打起來才好呢。
外面很熱鬧,林蝶衣也捨不得回家去。
於是,便跟在秧歌隊的後面看熱鬧。
林蝶衣發現這些人都很有藝術細胞,扮什麼像什麼,那個塗抹著兩個紅紅臉蛋的媒婆扭得特別歡快。
秧歌舞也不像幾十年後看到的秧歌那樣唯美規矩。
而是……怎麼說呢,可以說歡快,也可以說「得瑟」。
反正就是所有的人都特別的有活力。
「美妞,出來看熱鬧。」
「是啊。」
出來看熱鬧的人很多,碰到關係不錯的都會和林蝶衣打聲招呼。
不過,也有那幸災樂禍的,不屑和輕蔑的眼神讓林蝶衣很不舒服。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
看來剛剛在王家大門前發生的事情已經傳了出來。
林蝶衣不在乎別人怎麼想,但是讓人這麼看著總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
秧歌隊在村裡扭了兩天,林蝶衣出來看了兩天熱鬧,有時候也跟在秧歌隊的後面扭那麼兩下。
像林蝶衣這麼做的人不在少數。
過年嘛,圖的就是個熱鬧。
全村人嘻嘻哈哈的跟著,有時候領隊的還會把扇子綢子借給她們。
反正,這兩天所有的人都過得特別歡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