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煤氣
在暖氣的作用之下,房間的溫度差不多能達到將近二十度的樣子。
謝旌從一進來就脫掉了軍大衣,現在又脫掉了毛衣,隻穿著一件貼身的秋衣在房子裡走來走去。
蘇櫻也慢慢的脫掉了棉衣,但是秋衣還是不太敢脫。
房子地面貼了簡單的,具有年代感的拼花地磚。
西周是大白。
不少人家裡是那種下綠上白的顏色,但是在蘇櫻的強烈要求下,他們家是一白到底。
將沙發墊子放好,蘇櫻一屁股坐下,滿臉都是我己經精疲力竭。
謝旌明知道這小姑娘在偷懶,卻沒有絲毫的厭惡。
反而覺得她就是應該心安理得的坐在那裡。
看著謝旌忙前忙後,不知道為何,蘇櫻心中那所剩不多的良心似乎是覺醒了。
站起來說道:「我洗洗抹布。」
「不用,我自己可以……」謝旌話還沒說完,蘇櫻就己經拿過他手中的抹布去了廚房。
房子的布局蘇櫻很是喜歡,方方正正,南北通透。
衛生間和廚房的距離也足夠遠,不會導緻兩人僅僅一牆之隔,一邊在做飯,一邊在拉屎這樣的微妙場景出現。
否則的話,蘇櫻覺得自己很有可能吃不下去飯。
兩人忙活了大半天,終於將房子收拾好。
廚房裡使用的是煤氣,比以前生火做飯方便很多。
謝旌研究了一會兒,便熟練的打開煤氣竈開始做飯。
將己經化凍的排骨焯水,他打算做一個紅燒排骨吃。
經過一年的磨合,兩人終於能吃到一口鍋裡去了。
蘇櫻己經愛紅燒排骨超過了糖醋排骨,但是前提是,做紅燒排骨的時候也要放糖。
經過反覆的試探,謝旌終於拿捏了一個度,這個甜度做出來的飯菜,蘇櫻能夠接受,自己也不會覺得齁甜。
做完紅燒排骨之後,謝旌又簡單的炒了個醋溜白菜和土豆絲,就可以開飯了。
饃饃是謝旌之前休息的時候蒸的,白面和玉米面兩摻,蒸了好幾大鍋,平時就放在院子裡的箱子裡凍著,吃的時候拿出來熱兩個就好。
方便又快捷。
蘇櫻從箱子裡小心翼翼的拿出幾個玻璃瓶,裡面是秋天放進去的西紅柿,是在冬天能難得吃到的蔬菜。
「明天我去院子那邊把白菜蘿蔔搬到樓道裡來。」
入冬後沒有多餘的蔬菜可以吃,隻有蘿蔔白菜和土豆這老三樣。
在入冬前,後勤處就己經幫大家拉來了海量的老三樣,家家戶戶按人頭分,蘇櫻家人最少,也分到了一百多斤的白菜,三十多斤的蘿蔔和土豆。
別看數量多,但是要吃好幾個月呢。
最關鍵的,白菜是邊吃邊扔,一般外面的那層都都凍壞了,隻能吃裡面的芯子。
這樣一算也就沒有多少了。
大家為了好好的過冬,也會準備些其他的食物。
比如蘇櫻,就在趙鳳琴和艾大姐的帶領下。
煮了五十多斤的豇豆曬乾,等到冬天吃的時候,放在熱水裡一煮,立刻就恢復了鮮嫩的口感。
除此之外,她還準備了茄子幹,西紅柿,還去西林市買了很多的乾貨,例如香菇、木耳、黃花菜,順帶買了二十多斤的豆腐切成巴掌大的塊凍了起來。
蘇櫻,今年為過冬做了充分的準備。
「哎呦!」
「哇哇哇」
對面傳來了一聲尖叫。
謝旌和蘇櫻立刻站了起來。
「我去看看。」
對面是錢政委家。
謝旌推開門敲響了對面的門,是六歲的錢晨哭著來開的門。
「嗚嗚嗚,謝叔叔。」
「怎麼了?」
謝旌剛問出口就知道問題了,廚房裡冒出了濃煙。
謝旌忙把錢晨抱出去,然後衝進廚房。
艾大姐正挺著大肚子帶著錢進和錢慧在滅火。
謝旌一看白面袋子就暴露在空氣中,麵粉隨著他們三個的動作開始漂浮。
心中頓叫不好,一手拉著錢慧一手拉著艾大姐道:「你們先出去,這裡交給我。」
「小謝,我,咳咳咳!」艾大姐想說啥。
首接被謝旌推了出去。
蘇櫻那邊抱著錢晨也樓上樓下喊了人。
好在廚房的火不大,大家齊心協力立刻就把火給撲滅了。
艾大姐坐在蘇櫻家的沙發上,臉上被熏黑了,淚不由自主的往下流。
蘇櫻一邊給她擦臉,一邊說道:「艾大姐你沒事吧?」
艾大姐哭著說道:「你說我怎麼這麼笨呢,我們家老錢走之前還特意教了我怎麼用煤氣竈,但是我還是忘了關。」
「艾大姐別這樣說,你第一次使用煤氣竈,有些陌生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啊。」
這時候錢政委匆匆趕來,今天他是要在辦公樓值班,沒想到第一天搬家就出了這麼大的事情。
「靈芝你沒事吧?」
錢政委一臉焦急的問道。
艾大姐看到他,眼淚又出來了,「老錢對不起,我真是太笨了。」
錢政委坐在她身邊,一臉不贊同,「你這是說什麼呢,隻要人沒事就好了。」
說著錢政委的目光從艾大姐和孩子們的身上一一的掃過,見他們都沒有問題,也就放心了。
謝旌從對面回來,臉上有些灰,道:「火己經被撲滅了,損失也不大。」
「你聽,這不是沒事嗎?」錢政委對艾大姐安慰道。
這時候童玲慧趙雅蘭也來了,趙雅蘭一進來就說道,「靈芝你沒事吧,我這去了一趟老房子拿東西,就聽說你家裡著火了,嚇得我的心都跳出來了。」
艾大姐搖了搖頭,「雅蘭,我沒事,你別擔心。」
過了一會兒,艾大姐的情緒也慢慢的恢復過來。
錢政委和艾大姐回去看了,損失不大。
就是開開心心的搬新家,就遇到了這樣的事情,心裡不免難受。
但是經過艾大姐的事情,整個家屬區也開始重視起了用火安全。
軍嫂管理小組還專門開了個會,跟大家科普使用煤氣的注意事項。
經過童玲慧他們耳提面命的講,大家也逐漸的掌握了使用煤氣竈的注意事項。
除了艾大姐家的小插曲,整個家屬院裡還是一片喜氣洋洋。
就在這樣的日子裡,1967年,也步入了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