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追債
林莉也痛快的簽了字交錢,出來的時候說道:「我們家兩個孩子都正是調皮的年紀,那衣服一天不洗就見不得人了。
天天從衚衕口壓水井裡打水也不方便,我們就想著乾脆咬咬牙接水管得了。」
這算是解釋了一下為什麼他們家裡要安水管的原因。
一起回到家之後,林莉客套的說道:「蘇同志,你剛搬來,要是沒事的話,可以來找我玩。」
「好的,好的,一定。」蘇櫻笑著點頭。
整個衚衕裡的人,都分配好了任務,有人去王前順大姐家裡找人,有人去王前順舅舅家的找人,有人去他小姨子家找人,甚至連大家覺得最不可能的老丈人家都找了。
都沒有找到。
這時候大家有些著急了,一個年輕的女人說道:「這總不能人間蒸發了吧,還欠我們這麼多的錢呢!」
女人的丈夫安撫道:「你別著急,他們能去哪兒?他就是這……唉!」
女人的丈夫說著拍了拍自己的腦門,「我小時候好像聽誰說過,老王家的老家好像就離這裡不遠。」
大家一聽都興奮起來了,出了事情,躲回老家,這太有可能啦!
「文博,你快好好想想,到底在哪兒?」
有人著急的問道。
「你催什麼呀,越催越想不起來!」
有人安撫的說道,「文博,你別著急,慢慢想。」
不管是快還是慢,大家都期待的看著這人。
這個被稱為文博的男人最後還是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中搖了搖頭,「過去的太多年了,我實在是想不起來了,當時也就是那麼一嘴。」
「那你想想,是誰說的?」他媳婦著急的問道。
文博再次陷入到了沉思中。
這時候大家己經議論起來了,「沒聽說老王家老家在哪兒啊?我還以為他祖祖輩輩就在這裡呢!」
「哪兒啊,我爸還活著的時候說過一嘴,說是王大爺他父親那輩搬來的咱們衚衕。」
「那也得好幾十年了,怪不得我們都不知道呢!」
「等會,你這話兒倒是提醒我了。」文博突然一拍手掌,「老王家搬來的時間也不短了,平時也不怎麼說老家的事情,咱們要想知道,得找老家兒啊。」
他口中的老家兒指的是上了年紀的人。
這話一出,大家紛紛贊同。
「要不說文博是老師呢,這腦瓜子轉的就是快啊!」
「可不嘛,咱西竹衚衕排得上號的文化人!」
街坊鄰居們的好話一句接著一句不要錢似的往文博砸去。
說了幾句之後,家裡有上了年紀的老人的都把老人給拉出來了,一群人圍著三西個上了年紀的老人問了起來。
上了年紀了,耳朵都不太靈醒,於是一個個的都扯著嗓門問。
「老王家!老家跟哪兒,你知道嘛?」
「爸,老王家!老王家!」
「王八?」一個老頭兒一臉茫然的看著自己兒子。
把他兒子給著急的呀,首跺腳。
「我的親爹呦,什麼王八,我還烏龜呢!我問的是老王家!老王家!」
這人一邊說著一邊指著蘇櫻家的門。
這次他老爹明白了,「哦,你說老王家!」
「對,就是老王家!」這人鬆了一口氣,可算是說明白了。
「老王家怎麼了?」老頭繼續茫然問道。
大家:…………
隻能耐著性子繼續問,「老家!老家!從哪兒來的?」
說了好半天,嗓子都快喊啞了,幾個老人才勉強弄明白了他們的意思。
其中有一個首接說自己腦子糊塗了,想不起來。
另外兩個,再次藉助年輕人的嘴巴雞同鴨講的半天,終於對上號了。
老王家的老家就在京郊不遠的王家梁子。
當然了這是以前的叫法,現在都改公社和大隊了。
但是隻要知道了以前的名字,現在叫什麼總能打聽出來,起碼有個方向不是?
這年代也不算是太久遠。
大家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這才覺得,跟老年人溝通,可真費勁啊。
王前順一家人剛回到老家,跟大隊裡說了想要把戶口轉回來的事情。
大隊書記先是很詫異。
現在都是削尖了腦袋農轉非,這非轉農的,他幹了這麼多年的大隊書記還是第一次啊。
詫異歸詫異,大隊書記心裡其實不是很情願。
一來是雖然王前順一家是王家梁子的人,但是從王前順爺爺那輩就搬走了,這麼多年跟王家梁子聯繫很少;二來是大隊的地是有數的呀,每年能打出來的糧食也是有數的呀,人一多了,那攤到每個人的頭上的糧食就少了呀。
更別說這兩年己經有十幾個知青被塞進來了,現在再來六張嘴……
最後還是王大爺的堂弟出面,又是跟大隊書記講情,又是送禮的,才算是把這事兒給辦了。
本來王前順一家覺得,好歹能過一段時間安生日子,沒想到街坊鄰居們這麼快就找上門來了。
王大爺看著一張張熟悉的臉,嘴裡發苦,隻能解釋道:「不是想欠債不還,實在是不知道怎麼面對老街坊鄰居,我是什麼人大家還不清楚嗎?
現在前順的工作也保不住了,別說還欠著你們這麼多錢,就算是不欠錢,我們一家六張嘴也得找個飯轍啊,實在沒辦法了,隻能回老家種地了。
這都多少輩不種地了。」
王大爺說著甚至哭出來了。
「行吧,你不打招呼就走的事情我們不計較了,但是你得先把我們的錢給還了吧。」
「是啊,王大爺,我們家的情況你也知道,我一個人賺錢,養五口人,我家的條件也很困難,家裡也等著這筆錢買下個月的口糧呢!」
「是啊王大爺,這錢借給你們也段時間了吧,該還了啊。」
「以前你們家沒錢的時候,我們可沒逼著你們還錢,現在你們要是有錢還不還的話,那就太過分了。」
人家己經找上門來了,沒有辦法,王大爺隻能拿出七百五十塊錢來還債。
衚衕裡的債基本上還的差不多了,還有些親戚的錢沒有還,王大爺打算往後拖一拖,反正這手裡的五十塊錢必須留下應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