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新年,曾巧兒生龍鳳胎
周大山和周小耀都顯得有些興奮起來。
畢竟……他們今年除了草莓每個季度都在分錢之外,酒生意的錢可是沒分的。
也不知道酒生意能分得多少錢。
周嬌嬌便說,「除了剛剛分出去的,還有工錢什麼的之外,咱們三兄妹這個季度草莓的總利潤是3700兩。
咱們每家分1200兩,剩下100兩交給娘,做公中支出,生活,還有他們的零花錢。」
這一點,他們一點一見都沒有。
雖然娘說他們的錢夠用了,平時在農村帶著根本也花不了什麼錢,但他們就是喜歡給。
免得他們偶爾想買什麼東西的時候還得找後人要。
找別人伸手的滋味不好受,他們不想讓爹娘為難。
所以堅持給。
周嬌嬌繼續說道,「酒的凈利潤是6562兩,在納悶三兄妹一人分2100兩,剩下的262兩也交給爹娘。
正好馬上要過年了,家裡需要添置的東西多,這些錢便交由爹娘自己分配。
還有就是我要說明一點,為什麼酒的生意明明比草莓好,這一年卻分得不如草莓多。
因為咱們今年剛起步,又買地,建酒窖……都是花的這個錢,等明年沒有這個支出後,咱們能分的錢就更多了。」
吳玉娘,「這一點我們都明白,沒人有異議。
這麼說,這一次我們每家能分三千三百兩?」
這一次,吳玉娘算得很快。
周嬌嬌笑著點頭。
相較於六年前他們還需要為幾十兩銀子撕破臉皮,現在卻能一年分幾千兩銀子。
他們家發生了質的改變。
「嬌嬌,我們為何不繼續買地了?後山那邊還能繼續開荒出來的啊……」
周大山興奮地說。
周嬌嬌卻搖搖頭,「大哥,貪多不足,夠了,憑咱們現在的生意,將來要惠及幾代人都不成問題了,不必再多了。」
周小耀點頭,「不錯,就這些,夠了,我已經很滿足了。」
一直看了全程的墨玉和上官傾城對視一眼,墨玉說,「知足常樂。」
雖然周大山不明白為什麼不能貪多,他們明明有這個實力。
但是既然妹妹這樣說了,媳婦兒和二弟都這樣說。
他便聽著了。
分完了錢,吳玉娘拿著錢便高興地說,「我還說誠兒成親要把我們家的錢全部花完,這下好了,又有了……」
後面小草莓和老三再長大些需要用錢的時候她也不至於拿不出來了。
周母哈哈一笑,「以後三個孩子都會體體面面地完成終身大事的,我們怎麼也不會讓孩子們再重複我們當年的苦。」
吳玉娘高興地點頭,「嗯。」
過年的前幾日,上官傾城收到京城來信。
是墨玉娘寫來的。
「娘說孩子很好,讓咱們不必擔心。」上官傾城對墨玉說道。
墨玉點頭,「娘和大嫂在呢,咱們本來就不必擔心。」
而且那段時間傾城的精神狀態不是很好,孩子經常被娘帶著,他早就習慣和娘在一起。
這也是為什麼墨玉根本不擔心孩子的原因。
「好了,咱們不必憂心,隻管好好過好我們的日子就是了。」
墨玉輕輕摟著上官傾城的肩膀。
上官傾城擡眼看著他,眼眸裡都是霧氣。
墨玉頓時心疼了。
他的傾城啊,怎麼又哭了呢?
他輕輕吻了一下她的額頭,「傾城,孩子便安心交給娘,我們以後都不想了好不好?」
「可是,你難道不想他嗎?墨玉,我知道你喜歡孩子,想孩子,你都是為了我……」
「不,我隻是為了我自己,我是個很自私的人,自私到我隻想要你一個人開心。
我也是個很心細的人,細到裡面隻能裝得下你。
我這輩子就一個願望,陪你。你就不要再推開我了。」
上官傾城的眼淚簌簌落下。
她轉而抱著墨玉的腰,把頭輕輕埋在他的胸膛裡。
「墨玉,此生僥倖,能遇見你,我心足以。」
「我亦是。」
二人就這樣商量好,短時間內是不會再回京城了。
至於孩子……其實墨夫人單獨給墨玉來過信。
她說孩子現在在她的教養下過得很好,讓他們不必擔心,也不用著急回去,傾城的病才是目前最重要的,否則若剛有好轉便回去觸發病情,於傾城和孩子都不好。
墨玉也覺得娘說得有道理,便更不著急了。
孩子重要,但傾城更重要。
不論何時,不論是誰問他,他都會說傾城才是他的第一位。
很快到了新年的時候,周家和墨家都掛上大紅燈籠,門窗貼滿福字,還有各種吉祥的圖案。
那都是傾城剪的。
非常好看。
周誠也放假了。
這一次回來,他帶來了陸家給的節禮。
六斤臘肉,六斤香腸,一些土特產和一些送給周誠的筆墨紙硯。
一大家子圍在一起吃年夜飯,守夜,猜燈謎……好不熱鬧。
初二這天,周大山和吳玉娘帶著周誠和一馬車的禮物去陸家拜年。
周小耀則是一個人帶著東西去了曾縣令家拜年。
因為曾巧兒在坐月子。
哈哈哈,是的,她生了對兒龍鳳胎,但因為失血過多,所以大夫建議多坐一段時間的月子,好好調養。
周家人便決定讓她坐滿兩個月。
當然,一個月後便讓她自由活動,洗漱什麼的都可以,但是就是不能遠行,不能拿重物。
平時抱孩子什麼的都是周小耀和周母來的,不會讓曾巧兒操一點心。
「二嫂,紅棗蓮子羹,你嘗嘗,我新學的。」
周嬌嬌進去的時候,曾巧兒正在練字。
聽到聲音回頭,見她端了碗進來,便要來接,周嬌嬌直接給她放在了書案上,「老四小五可吃了?」
「嗯,吃過了,現在正睡得香呢。」
曾巧兒應了一聲。
周嬌嬌轉頭去看,兩個孩子確實睡得很香。
「誰能想到他們剛出生的時候可小巧著呢,現在都這麼大了……」
這一個多月的時間,不僅曾巧兒養得好,兩個孩子也養得好,比剛出生的時候大了一圈。
「你天天看著都有這樣的感覺,可不怪我姨母上次見了孩子直說是不是抱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