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穿書後惡婆婆隻想養老

第一卷_第432章  尋人

  

  說到自己的本職工作,崔婆子自信滿滿,但同時也對江婉投來滿滿感激的目光。

  「崔婆婆做的是救命的差事,功德無量!」江梅在旁邊聽到昨日的產婦胎位不正時,便已經被嚇住了,再又聽說母子平安,不由得感慨不已。

  她才經歷過生育的苦,當時順產都已令她痛不欲生,如今好了傷疤還沒忘記痛,對產婦的遭遇很能感同身受。

  「崔婆婆,既然如今府城的人都知道了你的名氣,為何不幹脆上府城來接生呢?府城人口多,出生的孩子也多,萬一再有難產的,這一來一往的誤了時機可怎麼好?」

  趙芸娘的腦子轉得快,眼裡立即就看到商機。

  按說,無論是人口數量還是經濟能力,府城都遠勝臨江縣城,況且臨江縣有沈婆子以及新收的那些徒弟在,的確也是競爭對手。

  崔婆子若能轉戰江陵府城,無論是收徒還是接生,收入明顯要比在臨江縣好。

  「二少夫人說得是!」崔婆子望著趙芸娘笑道,「老婆子我也正有此意,正好東家在府城,我還可以就近跟著多請教一點。」

  崔婆子叫江婉為東家,這就是表示投誠認主的意思。

  江婉雖然沒有當人家先生的覺悟,也不會去幹涉別人的生活,但崔婆子主動要求進府城發展,她也不是不能夠助一臂之力。

  無論居所、還是收徒傳藝的口碑和場所,於崔婆子來說,都是不可逾越的障礙。

  但若李家能出手相助,一切便都能迎刃而解。

  ……

  一個熱熱鬧鬧的春節很快過去,新的一年,李家人又有了新的發展方向,大家都鉚足了勁,正在朝新的目標奮進。

  邊塞軍營裡,李延平苦練本事,年關的時候又抓住一股來犯的塞外遊敵,正滿心期待著論功行賞,換防回京。

  李延睿的鄉試在即,元宵節未過便已早早回了書院,拿出了比以往更加勤奮的勁頭,日夜苦讀。

  李延宗今年的目標是京城的市場,隻不過想要在勁敵雲集的京城分得一杯羹,無論是他,還是李家,都還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

  江婉對大食的香露略有耳聞,如果與她前世歷史書中所學的差異不大的話,那些香露其實就是薔薇花蒸餾而成的薔薇水。

  而薔薇花的香氣芬芳馥郁,遠比她和李翠冬天收集的材料要香很多。

  想來想去,能與之能夠媲美的替代品,就屬開放季節最早的茉莉花。

  茉莉花在臨江府城是常見的花卉,以色澤純白、香氣自然清雅為人們所喜,特別是花期超長,有時候一株花能從春天開到秋天。

  府城人家的小院裡不乏茉莉花的身影,大多用來裝點自家的庭院,並沒有大面積的栽培,想要萃取精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剛翻過年,江婉便打發周錚去府城的城郊租賃了大片的土地,清一色全種上了茉莉花。

  她都已經盤算好了,若護理得當,最早於夏末初秋就能有收穫。

  等這一批茉莉花露在京城打開名聲,明年就能量產。

  江梅依然管理著釀酒作坊,隻是如今府城之外的訂單日益增多,她肩頭的擔子也不輕。

  趙芸娘就更不必說了。

  除了要打理醉雲樓之外,望江樓也正式交到了她的手裡。

  江婉要與李翠大力發展鄉路和鄉道的生意,自然再騰不出手。

  本來晟王離京前巴巴的將羅霽月送到望江樓,江婉還以為他另有打算,可小半年的時間過去,羅霽月嘗試在幾個部門呆過,最後進了客房處,老老實實的做一個管事,一點要分權管事的心思都沒有。

  ……

  李永旭是在冰天雪地的隆冬踏入江陵府的地界,抱著一顆急切的心專程尋人。

  可是眼見著冰雪消融,萬物回春,從遠看春色一片到青草蔥鬱,他所要尋找的人依舊杳無音訊。

  幾個月來不斷的失望,雲端的貴公子早已不復當初的信誓旦旦。

  流落街頭的是一個士氣低落、風塵僕僕的普通人。

  典當來的最後那點兒盤纏眼看就要見底,報仇雪恨之路遙遙無期。

  可是眼看著李永謙身敗名裂是他唯一能替李家嫡系復仇的機會!

  到底被李文盛拋棄的鄉下妻兒在哪裡啊?

  他記得李永謙剛回京時,貧困潦倒就像逃荒的災民。

  隻隱隱聽著他說,被家裡趕出來後,流落到江陵府娶妻生子,拚命苦讀之後才得以榮歸。

  他哥李永斐感念他心志彌堅,才將他重新收歸族裡。

  想不到引狼入室才招緻如今鳩佔鵲巢……

  李永旭望著落日下臨江縣城破破爛爛的圍牆,暗自咬牙切齒。

  這是江陵府轄下所有縣城的最後一站,若是再打聽不到『李文盛』的過往,他也不知道自己孤注一擲來到江陵府的意義何在了。

  他站在城門口腳步躊躇。

  進或是不進,一時如天人交戰一般在心頭拉鋸切割,令他的腳步彷彿重若千鈞舉步難行。

  有可能這裡就能查到李文盛的過往。

  也有可能仍然一無所獲。

  最後深吸了一口氣,李永旭才一腳踏入臨江縣的縣衙。

  此時臨江縣的縣衙已經下差,隻留下幾個當值的小吏在門口做最後的巡邏檢查。

  「下衙了,下衙了,有什麼事明日請早。」

  「麻煩差大哥通融一下,在下有急事尋人!」

  「你找誰?」看到一個急匆匆往裡闖的人,原本可以直接趕走了事,但蔣小吏見來人一身風塵,於心不忍,便開口多問了一句。

  「這位差大哥好,我想打聽貴縣一個叫李文盛的舉人老爺,他去了京城赴考,不知他的家眷如今何在?」

  「奇了怪了,還有人打聽舉人老爺的家眷?自然是高門大屋的住著,享受錦衣玉食啊,你既然與舉人老爺有舊,還找不到人家的府第?」

  一同當值的小吏滿臉不屑,怕不是來打秋風的吧。

  蔣小吏卻聽得心裡一動。

  臨江縣是個出了名的窮縣,統共就沒出過幾個文曲星下凡的舉人老爺。

  恰巧他當真就知道那麼一位。

  而且那家人恰好也姓李。

  「李文盛……」可惜這個名字陌生,也不知對不對得上號。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