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穿成農門惡婆婆

第246章 在水田裡拉上了

穿成農門惡婆婆 遇花期 4315 2025-06-05 11:36

  朱老頭聽到她“擺平”了,也松了口氣。

  這種被人眼紅的滋味可不好受,就怕哪天被人敲了一悶棍。

  “那棚子還搭不搭?”

  “搭,怎麼不搭?現在隻是把話放出去了,又不是已經帶給他們好處了。”葉瑜然說道,“這個世界上,總會有一些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小心總沒大錯。”

  水田整理的差不多了,葉瑜然就開始準備育苗。

  這個時代還沒有“育苗”的概念,去年她弄年那個育苗圃就已經夠叫朱老頭驚訝了,沒想到今年輪到水稻的時候,她也這樣操作。

  “這水稻長水裡的,我們家那個苗圃幹巴巴的,水稻不可能活。”朱老頭聽到的時候,還怕她不明白,解釋了一下。

  “我知道,所以我準備将育苗圃建到水田裡。”

  “水田裡?”朱老頭想到她最近一直在整的地。

  四周圍起來就算了,光翻地就至少翻了三次。

  第一次比較粗糙,大概的翻了翻。第二次翻得更細一些,也開始往裡面放水了,但放水也沒用,因為水位會下降,第二天一起水就沒了。

  老婆子“不甘心”,又弄了第三次,犁完田之後,還用闆子将整個田裡的泥都給都平整了。

  一直到這個時候,水田裡的水量變化就沒有那麼明顯了,很有點池塘的味道。

  當時朱老頭就蹲在田坎上,伸手掏裡田裡的細泥來,一臉疑惑的發出了疑問:“這水,咋不往下漏了?”

  “因為我把泥弄得夠細,它不好下去了。”葉瑜然也沒辦法解釋,反正她隻知道上輩子的農民就是這樣種田的。

  很多少農活雖然她沒有親手幹過,但因為各種原因,她多少都有些接觸,知道一些知識點。

  沒想到,這輩子全給用上了。

  “水田裡咋弄育苗圃?”朱老頭又接着追問。

  “到時候你就知道了。”葉瑜然依舊沒法解釋,隻讓他到時候到田裡去看,就懂了。

  别人不一定看得明白,但朱老頭跟着她做了這麼多事,就算是賃着他多年的經驗和直覺,她也相信他能夠看出什麼。

  在整育苗圃之前,葉瑜然先用麻袋口袋發芽。

  “這麼少一點種子?”朱老頭看到她使用的量,比自己遠遠小了不知道多少倍,十分驚訝。

  葉瑜然點頭:“嗯,夠用了。”

  朱老頭望着自己袋子裡的谷子,有些遲疑:難道,我真的用多了?

  想到菜地裡的菜,那也是從育苗圃開始,結果同樣的收獲,老婆子就是少用了至少一增種子。

  思來想去,朱老頭還是決定用自己的方法種——雖然他的方法肯定不能增收,但也能夠保證去年的收成。

  老婆子負責“冒險”,他就負責“穩當”吧。

  以前的谷子都是芽都不發,直接灑到地裡,但這回,朱老頭也學着老婆子的樣子先用麻袋發了一次芽。

  雖然他不知道老婆子後面的動作靠不靠譜,但從種菜的經驗來看,種子在發了芽後再種下去,好像确實要長得好一點(也有可能是錯覺,種子發了芽再種下去,隻是縮短了它從發芽到冒出土壤的周期罷了)。

  待麻布袋裡的谷子開始冒白芽了,葉瑜然就趕緊讓朱大幾個将育苗圃給弄出來。那東西真不難,就是在之前準備好的水田中,稍微弄一個更加平整的長方形出來,将發芽的種子灑上去。

  朱老頭:“……”

  原來如此,老婆子還真想像種菜一樣種水稻?

  隻是這水稻跟菜可是兩回事,老婆子心裡有把握嗎?

  相較于葉瑜然這邊繁複的前期準備工作,朱老頭那邊就要輕松許多了。

  田收拾好了,種子往地裡一灑,天天來挑水就行了。

  葉瑜然:“……”

  何着,他們家的勞動力全部都用來挑水了?

  難怪從春耕到豐收,朱家的幾個男人一直忙得不行,都知道是水稻了,怎麼還不知道圍土造田,弄成水田呢?

  其實在最初的時候,不是沒有人像葉瑜然這樣,将地給圍起來,想要積水,可問題是——旱地之所以是旱地,就是因為它沒有那麼強的蓄水能力。

  因此,光圍起來,連地都不翻,這水怎麼可能蓄得起來?

  後來人們發生,那個田坎有跟沒有差不多,有的偷懶的,就随便弄一下,天天挑水了。

  葉瑜然:“……”

  她好像知道這個時代,為什麼會餓肚子的原因了。

  水田不會弄,把旱地當水田用,他們能夠種收獲了,那就已經很牛掰了。

  朱老頭很快發現他跟老婆子的區别,他這邊忙得要死,整天得挑水,但老婆子那邊水田整好之後,隻要每天來田地看上一眼(其實是他不放心,非要看一下)就行了,基本上沒什麼事情。

  半個月過後,葉瑜然秧田裡的秧苗就長了出來。

  明明是同一個時間種的,她這塊秧田裡的卻比朱老頭那邊的,高了不少。隻要打這邊經過的人,一眼都看得出來。

  “朱老頭,你這是幹啥?咋那邊的地,還空了那麼多?”朱嘉随時關注着這邊,湊了過來,問道,“難道,空這麼多,它就會長得好一點?”

  “不是。反正我現在跟你解釋不清楚,到時候這邊都會種滿。”朱老頭已經從老婆子那裡學到了一個詞,叫做“移栽”。

  老婆子将那塊秧田稱之為“育苗圃”,旁邊的空着,明顯就是為了移栽做準備。

  果然,聽到他說田裡的秧苗差不多八公分了,葉瑜然開始了行動。将早早準備好的麻繩拿了出來,兩頭各綁了一根棍子,然後就帶着一屋子的男人、女人下了地。

  朱大、朱二負責從育苗圃裡将秧苗給拔出來,然後用幹草一把一把捆好,放到籮筐裡。

  朱四、柳氏、劉氏等人則負責将籮筐拿過來,将裡面的秧苗取出,四散的放在水田的空地上。

  朱八妹、林三妹、林四妹也被叫了出來,雖說不一定要讓她們幹多少活,但該覺得的還是得學。葉瑜然的意思,就是讓她們來“體驗”一下,不親自勞作,怎麼知道種地的辛苦?

  “看到沒有,隔這麼寬距離,将棍子插到田坎邊上。”葉瑜然動作利落,告訴他們大概要隔多少距離後,就将杆子給插了進去,然後饒到田的另一端,同樣照這個方法給插了進去。

  朱家的男人、女人頓時發現,一條線從左到右,在水田裡拉上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