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什麼呢?”朱老頭當場變了臉色,“我說的是,我要計較你娘被别的男人摸過的事,就不會有你們了。既然是給大戶人家當妾,你還以為你娘嫁給我時,她是黃花大姑娘?”
“可……可這不一樣啊……”朱二支吾道,“我娘的事,是她嫁給你之前;劉氏是嫁給我之後……”
“蠢!一個黃花大閨女,一個不是黃花大閨女,你覺得哪個好一點?再說了,劉氏當時躺在床上,大夫不出手就是一個死,你想死媳婦?”
朱二:“……”
——爹,前面這話,你敢當着娘的面說嗎?
——我怕娘會打死你!
“這種話,你别跟你娘說,我怕娘想多了,到時候打我麻煩。”
朱二:原來你知道啊!
“我也沒别的意思,就是想要讓你明白,理就是這個理,你媳婦那事,還真不是什麼事,别折騰了,放着好好的日子不過,那是傻子。”朱老頭說道,“我們朱家現在的條件越來越好了,你媳婦也不是傻子,會放着你媳婦不做,跟别的男人攪合在一起。但要是你敢一直這樣鬧騰,讓她不痛快,把她逼到了絕路上,說不定她就會這樣幹。”
朱二:“……”
“别忘了,你們二房現在會賺錢的是她。”
朱二:你不說,我還真給忘了。
“你要不想這個會下金蛋的媳婦跑了,就哄好了。要是不想哄,你就想想你娘,連你娘這種脾氣的,我都‘哄’了這麼多年,你還搞不定一個劉氏?”
……
葉瑜然可不知道,他們父子倆之間會說這些。
要是知道朱老頭說了她這麼多“壞話”,也不知道她會是一個反應。
反正在她這裡,第二天起來的時候,朱二就跑過來認錯了,而醒來的劉氏,也紅着眼睛,過來主動替朱二說了“情”。
葉瑜然冷着一張臉,說道:“老二家的,我問你,你說句實在話,你到底是心疼老二,還是心疼五寶?你要是心疼五寶,沒事,到時候五寶餓了,讓他抱到你那裡去,抱好了再抱回來就是了。孩子他照顧,就一個前提,别打擾你休息。趁着這段時間,你也好好養養身體,隻有把身體養好了,這日子才有奔頭,知道嗎?”
“娘,我心疼五寶,也心疼老二……”昨天晚上劉氏就醒了,一個當娘的,耳朵多靈敏啊,即使隔了一個院子,她也能夠聽見五寶的哭聲。
要不是李氏守在她身邊,強壓着她不讓動,說她敢動就會惹婆婆不高興,婆婆一不高興,這事就完不了了,她早就沖過來了。
自己的孩子自己疼,又是盼了那麼多年的,交給朱二這麼一個三大五粗的漢子照顧,她真的怕他把五寶給弄死了。
不過還好,當第二天天一亮,她耐不住跑到這邊來看孩子時,人家五寶躺在床上睡得正香。
也是到了這個時候,劉氏才從朱二口裡得知,原來這一夜,是公公過來幫的忙。
她當場怔住:爹?
——在家裡這麼沒有存在感的公公,居然會照顧孩子?
“聽到了沒有,老二,不過是一個晚上,你媳婦就知道心疼你和兒子,你呢?她還受着傷呢。一個女人到了這種時候,心裡就隻有你和孩子,你卻在這裡懷疑她跟别的男人有一腿,你還是不是男人?”葉瑜然轉頭,就将炮火瞄準了朱二。
朱二低下了頭:“娘,我知道錯了。”
“知道錯了就好,别是嘴上知道,一點行動都沒有。我要看行動,知道嗎?”
朱二二話不說,跪了下來,給葉瑜然磕頭:“娘,我知道錯了。”
葉瑜然嘴角一抽:“我說的行動不是這個,是讓你照顧好劉氏和五寶,别再折騰這些有的沒的。現在五寶還小,你折騰一下就算了,他也不會記住,但如果等他長大了,有記性了,你再這麼折騰,這事他要記在了心裡,怎麼辦?他是應該覺得他娘不幹淨了,還是應該記得你這個當爹的沒事找事,整天就知道找他娘的麻煩?”
“呃……都不想。”
“都不想,就把這事給忘了,該幹嘛幹嘛。”葉瑜然說道,“你也應該撐起當爹的責任,就是你爹,他都知道如何照顧一個孩子,你也不能比他差了,知道嗎?”
“是。”朱二不得不承認,昨天晚上,要不是有朱老頭幫忙,他還真哄不好五寶。
然而也是從這件事情,他意識到了,這個他已經有些“瞧不上”的爹,其實比他能幹多了。
那時家裡那麼多孩子,他爹又是一個人,又要種地,又要幫娘照顧他,還真的是辛苦。
“老二家的,我剛剛說的話,你也别忘了。”葉瑜然說完朱二,也沒漏下,夫妻二人各打了五十大闆,“若說這事老二有錯,有一半也在你身上。你隻知道照顧好孩子,卻從來沒有想過,這孩子也有他的一半,你把什麼事情都做完了,他做什麼?你把另一半做完了,他沒事情幹,不就把時間跟精力花在别的事情上了?”
她還特别指出來,他的弟弟朱三、朱四都知道怎麼照顧孩子,老二都當爹了,居然什麼也不知道,這也太奇葩了。
别老覺得,什麼事情自己做完了,那是對對方好,隻有讓對方參與進來,和你一起完成這件事情,人家才有“參與感”,才會珍惜最後的成果。
結果辛苦活你全幹了,隻有後面有了成果,老二才露一個面,他連孩子怎麼長大的都不知道,他跟孩子的感情還會深?
“連你們公爹都知道怎麼照顧一個孩子,你們一個個别被他給比下去了。”
葉瑜然會說這些話,自然也是為了給朱老頭留一條“後路”。
她可以“看不起”朱老頭,不想跟他過日子,但朱大、朱二等人做為他的兒子、兒媳婦,他們不能“瞧不起”朱老頭,覺得他是一個累贅。
為人子女,永遠要記得父母的付出,感恩于此,否則那就是“不孝”。
唉……可能是她的态度問題吧,搞得家裡人确實有些不太“尊重”朱老頭,甚至隐隐有了“嫌棄”他的迹象。
否則在她不在的時候,家裡有什麼事情,他們的第一反應應該是“請教”朱老頭,而不是等事情處理不了,需要人背鍋的時候,再把朱老頭給推出來。
這一回,要不是卞秋穎的事情,她還真沒注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