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穿成農門惡婆婆

第616章 祭祖,别把孩子弄丢了

穿成農門惡婆婆 遇花期 4527 2025-06-05 11:36

  李氏停下了手裡的活,将帕子扔到了桌子上,大大方方地說道:“不好意思了,二嫂,既然是娘說的,我也不敢違抗,今天隻能麻煩你了。”

  “二嫂,辛苦你了!”林氏見李氏走了,也趕緊放下了快疊好的碗筷,閃人。

  她怕自己慢了一步,被叫住,就跑不掉了。

  不管怎麼說,劉氏也是帶了一個“嫂”字的,論尊卑,人家叫自己幫忙,她連拒絕的權利都沒有。

  劉氏有些難受,望着二人離開的背影,有些氣悶。

  見到大嫂柳氏還在那裡幹活,她道:“大嫂,還是你好。”

  柳氏的動作頓了一下,她本來想說:“我隻是想把手裡的東西送到廚房而已。”

  然而可惜,她沒有李氏、林氏那樣的勇氣,也沒找好時機跟着她們一起走。

  猶豫來猶豫去,搞到後面,居然跟劉氏一起把活給幹完了。

  柳氏有些走神:“……”

  ——我是不是,又犯傻了?

  旁邊,劉氏還在那裡抱怨着,說婆婆太過份了,她都懷孕了,婆婆怎麼還使喚她幹活?

  搞得好像她懷的不是朱家的種似的。

  還有四弟妹、五弟妹,那兩個家夥也真是的,不過洗個碗、擦個桌子,又不會要了她們的命,她們跑那麼快幹嘛?

  說白了,就是“瞧不起”她。

  ……

  大年初一,天氣還有些冷。

  天才剛蒙蒙亮,朱家村的男人們便已經收拾妥當,帶着家中的男系子孫,前往族中祠堂集合。

  這種盛大的活動,向來隻有男人參加,連年紀還小的大寶、二寶、三寶、四寶都有份。

  到是朱八妹,雖然還未出嫁,卻因為隻是一個姑娘,失去了這樣的資格。

  包括葉瑜然在内,嫁入朱家的媳婦們,唯有嫁進門的當天,上族譜的時候,才到祠堂裡給朱氏祖先上過香。

  除此之外,她們很少有機會再進祠堂。

  男人們起得早,朱家的女人自然也不可能起晚了,她們除了要伺候自己的男人和孩子,還得準備早餐。

  祭祀這樣的事情她們不能參加,但該準備的東西一樣不能少,還都是由她們準備的。

  朱老頭領着朱大、朱二、朱三、朱四、朱五、朱七,以及一溜四個孫子出門時,家裡的女人們還交待着:“别忘了看好孩子,到時候人多,别走散了!”

  “大寶、二寶,你們記住了,要走散了,到祠堂大門口等,知道嗎?”

  “三寶、四寶,一定要跟緊了你們爹,抓緊了他的袍子,别跑丢了,知道嗎?”

  ……

  就這樣,李氏還不放心,跟三寶、四寶确定:“回來的路,知道吧?”

  “娘,知道的,我們認識路。”三寶、四寶昂着小下巴,跟自己的娘親保證。

  李氏微微松了口氣,替他們理好袍子,翻來覆去的囑咐着。

  站在旁邊的朱四有些哭笑不得:“至于嗎?咱們朱家村才多大,丢不了。”

  李氏斜眼瞪了過來,似乎不放心他,還拜托了朱三:“三哥,你可得幫我盯着點,我怕老四一玩起來忘了性,連孩子都弄丢了。”

  在外面呆過的朱三,顯得沉穩多了,說道:“嗯,三弟妹放心,我會看好他們。”

  朱四翻了一個白眼,他看上去,有那麼不可信嗎?

  男人們去祠堂了,女人們也沒閑下來,一邊聊着天,一邊收拾着桌子、打掃着衛生,順便再把午飯給操辦起來。

  與此同時,未來幾天的事情都得安排妥當。

  做為兒媳婦,娘家是回了,但不能耽誤了婆家的事,否則那就是“不賢惠”。

  沒人想從娘家回來時,還要挨婆家一頓“收拾”。

  葉瑜然也檢查了一下,畢竟未來的幾天兒媳婦要輪流回娘家,她們的心肯定不在這裡,她要不自己心裡有個數,萬一來了客人什麼的,缺了東西就麻煩了。

  朱八妹已經不是小姑娘了,她沒忘記把朱八妹帶上。

  而朱八妹呢,跟林三妹、林四妹關系好,也把她倆給捎上了。

  所以,葉瑜然算是三個姑娘一起帶着,細細地講着年裡的規矩。

  什麼從婆家來說,兒媳婦回娘家,這邊有哪些規矩;從娘家來說,出嫁的閨女回娘家,又有哪些規矩。

  除此之外,哪些親戚上門拜年,又是哪些規矩。

  因為原主早跟娘家斷了聯系,葉瑜然這邊沒什麼重要親戚,她沒辦法“以身作則”的做給朱八妹看,隻能用嘴巴講,一而再,再而三的強調着。

  再加上林三妹、林四妹還頂着“喪母之女”的名号,這些規矩禮儀尤為重要。

  “你們要用行動讓别人知道,你們是‘懂規矩’、‘懂禮儀’的,這樣未來婆家才不會小瞧你們,拿這個拿捏你們,知道嗎?”

  林三妹、林四妹比朱八妹年長一些,尤其是林三妹,按年齡算,要說相看也可以了,隻不過以她的情況,肯定要晚幾年,該懂的也該懂了。

  看到葉瑜然鄭重的神情,她十分認真地點了一下頭。

  她知道自己的優勢與劣勢在哪裡,“喪母”這一條,就能夠壓死她。

  老話有言:喪母長女不娶。

  雖然她不是長女,但母親去逝時,前面兩個姐姐都出嫁了,大姐還是一個出了名的“不靠譜”的,唯有一個二姐,還能拿出來說道說道。

  而二姐,仗的也不是“朱家”的勢。

  未來,她和四妹能不能嫁得好,全看朱家的臉面夠不夠大;而出嫁了後,能不能把日子過好,全看她二人在朱家學得夠不夠多。

  朱大嬸教得用心,她們自然不能讓對方“失望”。

  這些說說道道,去祠堂的朱家男人們也結伴回來了。

  一路還算順利,沒發生什麼“丢小孩”的事情,到是隔壁大嘴巴家,那大孫子跑去跟人玩了,也沒跟大人說一聲,害得他們找了一通。

  “所以我說嘛,哪年開祠堂祭祖沒丢小孩子了?”李氏一邊暖着三寶、四寶的手,一邊說道,“這麼大冷的天,大一點的還好,要是小一點的,丢在哪個角落旮旯裡凍一凍,還不凍出毛病了?”

  順口就講起了,她娘當年給她講的故事,說十裡八鄉,曾經就有一戶人家沒注意,把才會走路的大孫子給弄丢了。

  那孩子不過一歲多一點,話都說不利落,哪裡認得回家的路?

  這下好了,大人們都找瘋了,等找到時,那孩子已經凍得不成樣子,還大病了一場。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