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穿成農門惡婆婆

第829章 差異化競争

穿成農門惡婆婆 遇花期 3750 2025-06-05 11:36

  “幾兩銀子怎麼了?吳哥,你可不能小瞧這幾兩銀子,”朱三笑着說道,“一個月下來,除了開銷,我們還能節餘這幾兩銀子,說明我們賺了,至少溫飽問題是解決了。”

  “光解決溫飽有什麼用?我們每個月還要交給雷霆幫幫主那麼多‘保護費’,就這餘下來的幾兩銀子,哪裡夠?我那點家底,根本不夠掏的。”吳江越說越歎氣。

  沒辦法,之前改頭換面時,他已經從私人腰包裡掏了不出砸出去,要是一直這樣砸的話,他家底再厚也不夠砸的。

  何況,他的家底也沒有大家想的那麼“厚”。

  “吳哥,你誤會我的意思了,解決溫飽,隻是第一步;第二步,我們要解決‘保護費’的問題;第三步,才是賺更多的錢。如此一步一步來,這樣我們才能夠做長久生意,”

  “哦?那你說,我們第二步應該做什麼?”吳江望了過來,說道,“車行除了拉人,還能拉什麼?”

  “幫人拉東西啊,東家西家,總是需要一個挑腳的吧?”

  吳江頓時失望,說道:“那我不跟人搶了飯碗嗎?普壽城裡,本來就有幹這行的。”

  朱三搖頭,說道:“不一樣,他們是零零散散的,誰家有點活,就由牙行牽頭,介紹過去。可我們車行,是專業幹這塊的,叫做‘快遞服務’,也可以說是‘城内驿站’,我們走的是标準化服務……”

  巴拉巴拉,朱三将他娘給他出的建議,以及他自己的想法,全部說了出來。

  車行當然不能隻拉人,那賺不了多少錢,得發展更多的業務。

  他們完全可以結合镖局和挑腳幹的活,稍微調整一下,差異化競争。

  镖局接的都是比較“遠”的活,跑得遠門,那車行就接近一點,把普壽城拿下;挑腳夫的活都是零零散散的,人家用戶也會擔心東西丢失或損壞,那他們就以車行的名義接下這活,派給下面的人。

  最重要的是,他們什麼都“接”,送活人、遞物件,甚至是捎一句口信,穿着統一的衣服,統一的售價,标準化服務,更值得依賴。

  至于“搶”了那些挑腳夫,或者小乞丐的活,沒事,到時候他們的隊伍發展大了,難道不能“招工”?

  穩定的收入意味着穩定的工作,穩定的工作意味着能夠“養家糊口”,難道他們還不願意?

  “吳哥,你是普壽城的老人,我想你應該跟普壽城的各大飯店都很熟嗎?”說到後面,朱三還露出了賊兮兮地神情,說道,“你就沒想過,讓他們搞‘外帶’業務?有人想吃店裡的東西,可店裡已經客滿了,為什麼不讓他們帶回家吃呢?”

  “本來就可以啊,”吳江說道,“以前滿江樓沒位置了,我就會讓掌櫃的派人送到家裡來。”

  “那能夠享受這種服務的,一般都是‘大客戶’吧?而且,你定的東西,還要達到一定金額。”朱三盯着他,說道,“如果隻是單獨的一兩個菜呢?普通一點的家庭,家裡來了一個客人,帶着一家子去飯店吃又吃不起,就隻想點一兩個菜增加點場面呢?”

  吳江:“……”

  “讓飯店自己送,店小二忙得要死,肯定忙不過來。但要是将這種跑腿的活,交給車行的人,那不就省事多了嗎?飯店負責店裡的客人,以及飯菜,車行負責接訂單,以及将做好的飯菜送上門……”朱三搓了搓手指,說道,“對于飯店來說,隻要将自己請人的那份工作給車行,不僅能夠能夠确保這份活的質量,同時還能接到更多的訂單,不是好事情嗎?而我們呢,看上去一份賺得不多,但若是接到的訂單多,按批量送出去,那不就有得賺了?”

  說着,他還拿出了一張普幫城的路線規劃圖,表示他們隻需要在某些路段設置一個點,到時候那人送到這個點,再則這個點的人分散送出去,就跟傳消息似的,既不費人,又能把活給幹了。

  重要的是,他們鋪這些“點”可不隻是為了單純賺這些“辛苦費”。

  朱三擡起頭來,露出了一個神秘的笑容:“吳哥,我有沒有跟你說過,我家特别擅長做吃食?”

  “什麼意思?”吳江沒聽懂。

  朱三讓他等等,這才将之前老早準備的包裹拿了過來,隻見裡面露出了幾包用巴掌大的麻袋,上面分别寫着“紅薯幹”、“小魚幹”、“兔肉幹”等。

  “你嘗嘗。”

  朱三拉開小麻袋上的帶子,讓吳江先嘗嘗再說。

  吳江半信半疑,拿了一根紅薯幹,嘗了起來:“這東西,我好像沒見過……”

  “你當然沒見過,這是我們家去年才做出來的,因為産量有限,我們隻自己吃,都不對外賣。”朱三說道,“不過今年,我們整個村都種了,産量也提上來了,自然也就能對外賣了。”

  “這玩藝兒,甜甜的,有點難嚼……”吳江一個大男人,對甜的東西不太着迷,似乎沒什麼太大反應。

  “哈哈哈哈……吳哥,這東西可不是給你這樣的大男人吃的,是給女人和孩子吃的,既能當零食,也能填飽肚子。”朱三大笑,說道,“就那麼抓一包,能夠抵小半天呢,而且還特别經放,揣身上一天都沒事,還不用加熱煮一下之類的。你覺得,他們在外面幹活的,偶爾有這麼一個東西吃,不是比吃餅舒服多了?”

  “這玩藝能填飽肚子?”吳江不信。

  “當然能,”朱三十分肯定地說道,“這東西不僅能夠做成這種甜甜的小零食,還能做成面條一樣的東西,隻不過那種東西需要下鍋煮,我已經拿到竈上了,呆會兒午飯,我們就吃那個。都是紅薯做的,總不能做成面條狀,能填飽肚子,做成這種樣子就不能了吧?”

  “我先嘗嘗再說。”吳江又望向了另外兩個小麻袋子,“這兩個呢?又是魚,又是肉的,這有什麼好稀奇的?”

  “也是我們那兒的‘特産’,你先嘗嘗。”

  吳江嘗了一口:“嗯,這個可以,這個比紅薯幹好吃多了,我喜歡這個。”

  “我猜你就喜歡吃這個,哈哈哈哈……跟市面上的相比,我們家這個肉幹不差吧?”

  “不差是不差,但也沒有多好,除非你比别人便宜,否則也賣不了多少錢吧?”吳江說道,“大家買東西都買習慣了,價格差不多的情況下,都會跟熟人買,多少也有點交情在。你懂的,大家都是本地人,土生土長的,人家的又不比我這裡的好,又不比我便宜,你卻跑去别人那裡買了,是什麼意思?做生意,沒你想的那麼容易。”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