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這道菜應該放一些黃瓜,可這大冷的天,這個時候又沒有扣大棚的,她就算有銀子也沒地方買黃瓜去。
好在大家也沒挑,隻要是肉菜,你就是用鹽水煮一煮,對大家來說就是一道好菜。
胡蘿蔔溫賢珠早已囑咐王嫂子怎麼切,大蔥切絲,胡蘿蔔切菱形塊,大蒜切碎末,這一切都準備好了,她上手放好了調料,幾個婦人用大長筷子一攪拌,這道菜就算成功了。
王嫂子先夾了一塊放嘴裡嘗了嘗,點了點頭,“我就說這道菜得新娘子親自動手吧,果然是味道不一樣。”
三道涼菜,三道熱菜,而且光肉菜就四道,其中還有一道不比肉菜差的豆腐菜。
當李裡正吩咐後生們開始往上端菜,大家一看新郎新娘給大家準備了這麼多肉菜,而且每道菜都裝了滿滿一盤子。
難怪阿珠買了兩頭豬,合着這對新人是買給大家吃的。
這下可以大吃一頓了,有些随了幾個銅闆,還來一家人吃席的都不免低下了頭。
周裡正家這次雖然全家老少都來了,可人家出手就扔出五十個銅闆在賬桌子上,不敢說随的最多,估計前三是進了。
他猜李裡正應該不會少随,還有就是陳秀才,王屠夫,不過他們還未見能有他這樣大方。
和寫禮賬的坐一桌,周裡正故意大聲問道:“霍小哥和阿珠成親,我随了五十文錢,應該算是最多了吧?”
因為是兩個村合在一起辦的喜事,雖然靠山村是女兒出嫁,來的人并不多,但也要安排一個靠山村的人寫禮賬,否則李村人對靠山村的人也未必都認識。
靠山村寫禮賬的人是周文彰,他正好就坐在周裡正身邊,搖了搖頭回道:“還真不是。”
“不是?”不是最多,那估計也是同樣都随了五十文,總不可能有比他随的還多的吧?也不知周裡正可有啥不服氣的,随禮還要和别人比個高低,特别是想要和李裡正比較有一番,“難道還有比我随多的?是誰,李裡正?還是咱們靠山村的?”
“李村一個,咱們村一個,我寫了這麼多年禮賬,也是第一次遇見随兩貫錢的,還是兩個。”周文彰砸吧砸吧嘴,咽下去一口肉,才繼續說道:“李村随兩貫錢的是鄭寡婦,咱們村是王屠夫。”
兩貫錢那可就是兩百文錢,沒想到王屠夫和霍俊的關系這麼好,居然出手這麼大方。
王屠夫家日子過的好,能拿出兩百文倒也不算什麼,可那個鄭寡婦?
周裡正看向李村那位寫禮賬的後生,聽說這個叫李炳的後生明年可是要去參加秀才考試的,如果考上,那可就不一定是秀才那麼簡單了,說不定人家日後還能往上考,到時考個舉人回來,那李村可就更風光了。
“請問這位李小哥,我好好信兒向你打聽一下,你們村那個鄭寡婦,她怎會給霍小哥随了兩貫錢?”
李炳實際正因為這件事不滿,霍俊居然繞過他,請了鄭繼來教他兩個小舅子識字。
據說又送錢又送肉,還送了一袋米,棉被,棉衣,棉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