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姜三七,你還真敢說啊!
“聽說京城已經有朝臣上奏表,為阿史那曜請封王爵!”
周朗沒有在意沈婳與姜硯池的無聲交流,他繼續說着自己用各種辦法打探來的消息。
請封王爵?
沈婳愣了一下,在大盛朝,就沒有異性封王的先例。
阿史那曜确實有“擁立新君”的大功勞,但、也不至于封王吧。
很快,沈婳就意識到,這應該是阿史那曜謀奪皇位的第一步。
先封王,然後沈繼再禅讓。
經過程式化的“三清三辭”,阿史那曜便“不得不”代替沈繼,成為王朝的皇帝。
再然後,就是改朝換代。
這,就是曆史上好幾個王朝更疊的标準模闆。
雖然還是亂臣賊子謀奪皇位,卻有了“禅讓”的遮羞布,也就能夠自欺欺人。
難怪沈繼會有小動作。
不隻是小瘋子持續不斷地“煽風點火”、挑撥離間。
主要還是阿史那曜步步緊逼。
沈繼以為自己隻要乖乖聽話,就能繼續當個傀儡皇帝。
阿史那曜卻不知足啊。
有了實權,他還想要個名分呢。
尤其是沈繼活着,就證明這還是大盛王朝,是沈家的天下。
唯有阿史那曜自己上位,才能真正地實現改朝換代。
他也能夠成為開啟一代王朝的開國之君。
不過——
想到上個月才見到的阿史那曜,沈婳微微搖了搖頭,“阿史那曜不會同意的!”
時機不到。
阿史那曜的地盤,隻有京城及周遭地區,折算下來,也就隻有不到三個州。
大盛朝将天下劃分為了一百二十州,下轄一千多個縣。
阿史那曜的地盤,雖然最核心,也最繁華,還有着非常優渥的地理位置,但終究還是太小。
不說其他的軍閥了,就是元安那位“上皇”,進入蜀京後,占據了蜀州等幾個州郡。
其地盤都比阿史那曜的大。
在沒有足夠的實力之前,就貿然稱王,成為“靶子”,也對不是什麼明智之舉。
且,阿史那曜現在比其他軍閥多出來的最大優勢,就是他手裡有真正的沈氏皇族。
同樣是武力擴張,同樣是攻打其他軍閥,他卻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占據了名分大義。
若是在這個時候,阿史那曜幹掉沈繼,自己當皇帝,他的這點優勢瞬間消失,還會讓他遭到反噬。
一個從幾歲起就知道藏拙,長大後更是不遺餘力的“自污”的心機BOY,不可能在當下這個關鍵時候,犯下如此低級的錯誤。
“……殿下說的是!”
姜硯池隻對沈婳一人展現“捧哏”的實力。
他表情冷漠,嘴巴卻十分利索,“阿史那曜可不蠢,他就算要稱王,也要等到打下蜀州!”
好聽些的說法,叫“迎回上皇”。
讓大盛至少在名義上結束“一國兩君”的分裂現狀。
有了表面上的“一統”,再次占據名分大義,才好一步步地圖謀皇位。
“……”
聽到姜硯池開口,周朗習慣性的心肝兒一顫。
還是看到主位上坐着沈婳,周朗這才快速平複好慌亂的心緒。
深吸一口氣,周朗趕忙說道:“姜侍衛說的是,那個朝臣,應該也隻是自作主張,自以為是的讨好阿史那曜。”
可惜拍馬屁拍到了馬蹄子上。
且,也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
比如沈繼!
“咱們這位新皇,就算表面不顯,心裡也一定有了芥蒂!”
“好,就算新皇對阿史那曜這位大将軍君臣相合,絕不半點猜疑,但阿史那曜相信嗎?”
“……就算阿史那曜相信,阿史那曜的心腹們相信嗎?”
周朗說到這裡,心底那點兒因為姜硯池而生出的恐懼、慌亂,又瞬間消失。
玩弄計謀,算計人心,周朗這樣的謀士最擅長了。
他說得那叫一個眉飛色舞,就差手舞足蹈了。
“人心啊,太複雜!”
“就算當事人不在意,也總有‘好事之徒’幫忙。”
有了“封王”的風波,就算事情平息下來,也留下了禍根。
再加上一旁還有個大魔王,有事沒事兒就給沈繼寫個信,随口說些什麼。
沈繼還真就有可能采取行動。
他可以不要實權,可以甘願當一個傀儡。
但他不想死。
雖然禅位的皇帝,大多也能苟活。
但,真要到了那個時候,是死是活,就不是自己所能決定的了。
沈繼當了小半年的“孫子”,卻還是沒能保住自己的富貴,他再貪生怕死,也要生出些許“骨氣”了。
再者,過去的半年裡,天下局勢一直都是變化的。
遼東、安西兩位節度使,明面上,也是聽從沈繼這個皇帝的調令。
再加上還有一個姜硯池——
姜硯池淡淡地瞥了周朗一眼,道:“算起來,我也是某人口中的‘好事之徒’吧。”
隻這一句話,就差點兒讓周朗從椅子上出溜到地上。
周朗更是拼命在心裡罵自己:讓你顯擺!讓你得意忘形!陰陽怪氣的時候,倒是挺爽快的。
卻、卻不小心罵到了大魔王啊。
周朗抖着嘴唇,極力地想要解釋:姜侍衛,姜耶耶,我真不是在諷刺你!
我是說阿史那曜的那些狗腿子。
您、您才不是“好事之徒”,您是計謀無雙的少年俊彥。
您……我、我……
看到周朗急的(吓的?)面如人色,沈婳都有些不忍心。
“姜三七,你向沈繼許諾了什麼?”
一句話,瞬間打破了現場的氣氛,也讓姜硯池立刻放棄繼續“恐吓”周朗。
他倒沒有怪沈婳打斷他的發揮,反而心情十分好。
因為,沈婳精準地猜到了他的計劃,他們又一次的心意相通了!
“倒也沒有許諾太多,我就是把萬年長公主麾下有五千王師的事兒告訴了他。”
姜硯池緩緩說道。
沈婳卻眼皮跳了跳:“五千?”
她的麾下,滿打滿算也就三千多一點兒,哪裡來的五千。
呃,好吧,這是古代打仗時的慣用伎倆。
兩三萬人,就敢吹噓十萬大軍。
自己的娘子兵就三千人,姜硯池隻虛報了兩千人,已經算是厚道了。
“我還表示,長公主是沈氏貴女,自然希望京城裡當家做主的人是沈家人。”
“必要的時候,娘子兵也可進京勤王!”
沈婳:……哦豁!姜三七還真敢說。
就這麼幾千人,就敢攻打京城?
不過,如果有内應的話,也不是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