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古裝言情 亡國當天,公主搬空全京城

第375章 臨終前的饋贈!

  “元安死了?”

  阿史那曜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他看向暗探:“确定?”

  暗探點點頭,“回禀大将軍,确定!”

  阿史那曜還是有些不信。

  那可是元安啊,一代帝王。

  阿史那曜從小來到京城,所熟悉的,就是一個高高在上、對所有人都有着生殺大權的九五至尊。

  雖然最近幾年,元安變得昏聩荒淫,但他曾經也是親政愛民、威服四海的明君。

  頂多就是沒有“晚節不保”,寵信奸佞,一手導緻了阿史那氏的反叛。

  害得大盛,幾乎亡國。

  哦不,如今元安駕崩了,大盛基本上就是亡了。

  因為不管是蜀京的南朝廷,還是京城的北朝廷,都不再是大盛的政權。

  過去還有元安這個中風的活死人,當遮羞布,才勉強撐着所謂的“大盛”。

  元安一死,連最後的一絲遮掩都沒有了呢。

  至于京城這邊,沈繼這個“先帝”的皇位,都得之不正,更何況他的繼任者?

  好幾位手握重兵,标榜着“忠君愛國”的節度使,都不太承認這位新君呢。

  一旦承認了,就等于讓新君背後的阿史那曜有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特權。

  阿史那曜在遼東、南州等老牌節度使看來,就是剛剛有資格上桌吃飯的小輩。

  若是讓他占了“名分”,搶了“先機”,老牌節度使們如何願意?

  阿史那曜也沒想着利用新君去号令那些手握重兵的悍将,他隻是想給自己一個發展起來的時間與空間。

  新君,隻是個工具人。

  與中風的元安一樣。

  “沒想到,他竟真的死了!”

  阿史那曜驚愕過後,竟有些怅然。

  到底是曾經相處十幾年的人,如果抛開質子的身份不提,元安對阿史那曜還是相當“寵溺”的。

  這些年,阿史那曜能夠成為“京城三害”,也少不了元安的“支持”。

  “他是什麼死的?我知道他中風了,估計在蜀京的日子也不好過,但——”

  阿史那曜忽然想到暗探所說的時間:“正月二十九?連正月都沒過完,他就死了?”

  而按照天朝的傳統,整個正月,都算是“年”。

  年都沒過完啊,一代帝王就死了?

  這話聽着,竟是透着一絲凄涼。

  “除夕之夜,元安身邊的内侍大總管高忠良死了。”

  暗探想了想,輕聲回禀道。

  元安作為一個中了風、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身邊唯一靠得住的老奴死了,他也就撐不了多久。

  能夠熬一個月,已經是個極限了。

  “哦!高忠良死了!難怪啊!”

  阿史那曜瞬間了然。

  他緩緩點頭,旋即,似是想到了什麼,阿史那曜笑了:“元安這一駕崩,不管他到底是如何死的,馮龜年這個做了二三十年忠臣,得了半輩子清名的人,恐怕要被釘在恥辱柱上了!”

  讓一個中了風的老皇帝,死在正月裡,馮龜年這個“權臣”都難辭其咎。

  即便沒有淩虐、苛待,他也要被人罵“不盡心”。

  啧啧,“忠”了大半輩子,如今卻“晚節不保”啊。

  一個弄不好,馮龜年“奸佞”的罵名,興許比阿史那雄這個天下第一反賊還要難聽。

  興許還會“遺臭萬年”。

  阿史那曜想到“弄不好”、“興許”等字眼,深邃的眼中,就禁不住的精光閃爍。

  阿史那曜吃下了中州的豪族,實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終于從“阿史那雄之子”晉級為“阿史那将軍”,他勉強有了跟馮龜年等老軍閥一争天下的資格。

  馮龜年就是他的敵人啊。

  接着元安的死,捕風捉影、無中生有地散布謠言,把馮龜年抹黑成一個囚君,甚至是弑君的惡人,也有利于打擊敵人,擡高自己啊。

  “或許,并不是抹黑!馮龜年就算沒有弑君,在元安之死上,他也不無辜!”

  阿史那曜喃喃自語。

  他的腦海裡,已經有了如何利用輿論去針對馮龜年的一二三四套方案。

  “對了,元安臨終前,可有什麼‘遺诏’?”

  阿史那曜忽地想到了這一點,趕忙說道:“元安中風,口不能言,手不能寫,但,人在絕望之下,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發揮呢。”

  而且,元安的病情到底如何,阿史那曜等外人,從未見過。

  中風的病人,有徹底不能動彈的,可也有半邊身子可以活動的呀。

  阿史那曜想着,若是元安臨終前再寫個什麼“血書”之類的,馮龜年奸佞的罪名,定能落實。

  “回禀大将軍,元安還真有‘遺诏’!”

  暗探說這話的時候,臉上滿都是對阿史那曜的欽佩:主公,您真厲害,居然猜中了!

  阿史那曜挑眉,“還真有?跟馮龜年無關?”

  如果真是控訴馮龜年等人的罪行,那“遺诏”應該會被馮龜年的人抹去。

  而現在,遺诏卻能被暗探探查到,估計是跟馮龜年沒有太大的關系。

  暗探點頭,“遺诏裡,确實沒有提到馮龜年。”

  “根據蜀京行宮傳出來的消息,元安臨終前,咬破手指,用血書寫了幾個字:賜婚萬年、姜二十一!”

  暗探說着說着,都有些疑惑,“萬萬沒想到啊,元安身為一代帝王,臨終前,發出的最後一道聖旨,居然是賜婚!”

  還是賜婚萬年公主和姜二十一郎。

  對于這兩個人,暗探作為阿史那曜身邊的人,自是比較了解。

  年前去中州,暗探也在随行的隊伍中。

  他還親眼看到了茶樓裡,自家主公與萬年、姜二十一的對峙。

  姜二十一暴虐、桀骜,卻唯獨臣服于萬年公主。

  這件事,若不是親眼得見,暗探都不敢相信。

  但,遠在蜀京的元安,又是如何知道的?

  臨終前,他居然還想着賜婚!

  “賜婚?”

  阿史那曜也震驚了。

  “他給萬年和二十一郎賜婚?”

  不對!

  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在瀕臨死亡的時刻,元安這個自私了半輩子的涼薄之人,居然還能牽挂一個曾經被他打入冷宮的公主?

  這是“人之将死,其人也善”?

  元安,怎麼能給萬年、姜硯池賜婚?

  莫名的,阿史那曜心底有種不太舒服的感覺……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