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鈔”能力(二)
“老哥,貴東家,果然大氣啊!”
守衛喜滋滋,将金葉子收好,又湊到了護衛商隊進城的魏四郎面前。
他在衆人看不到的角度,沖着魏四郎比了個大拇指。
魏四郎與紅袖雖然分管不同的事物,但彼此間,也有商有量。
紅袖給守衛送荷包的舉動,魏四郎更是看在了眼裡。
此刻見守衛這副模樣,便知道,紅袖給的荷包一定讓這人非常滿意。
“軍爺仁善,我們東家也是想感謝軍爺的幫忙!”
魏四郎笑着回答,他還不忘解釋衆娘子兵進城的原因,“我的這些兄弟,大多都是京兆人士。”
“這一趟來京城,也算是公私兼顧啦!”
“軍爺,您看——”
就直接放行吧。
二百人,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
正好卡在城門守衛所能容忍的最大範圍的數值上。
這,也是他們這些底層小兵,所擁有的最大權限。
原本,守衛隻是想把商隊放進去。
但,有了幾片金葉子——
“唉,你們也是可憐!”
“既然大家都是京城人,趁着當差回來一次,殊為不易。”
守衛一臉同情,他轉過身,背對着衆娘子兵,随意地擺了擺手。
那模樣,仿佛在說:我不看!我不知道!你們自己看着辦哈!
這麼明顯的“掩耳盜鈴”,意思也非常明白。
魏四郎趕忙沖着守衛拱手,說了句:“多謝軍爺!”
然後,他牽着馬,另一隻手則沖着衆娘子兵揮了揮。
衆人接收到信号,也都紛紛下馬,學着魏四郎的模樣,牽馬入城。
守衛雖然背對着人,但眼角的餘光始終關注着。
見魏四郎和他的兄弟們如此本分,并沒有因為得到了入城的允許,就騎着馬呼嘯而去,而是規規矩矩的下馬,守衛很是滿意。
“到底是京城長大的人,還在十六衛當過差,就是講規矩!”
給這樣講規矩的人行方便,守衛也更安心。
他們不會惹事兒,自己這好處,也就拿得格外順利。
當然了,守衛肯放行,主要還是因為看到了大将軍的令牌。
他隻是沒有為難,稍稍給了些許便利罷了。
守衛半點都不擔心,待長長的商隊進了城,跟兄弟一起,重新将路障又搬回去。
兩人一邊一個,繼續守在城門口當差。
城牆上,阿史那曜站在垛口後,居高臨下地看着這一幕。
“這商隊,規模可不小啊!”
阿史那曜淡淡的說道,語氣裡聽不出什麼情緒變化。
“大将軍,商隊的護衛,看着不像是普通的護衛啊!”
身邊的謀士,更關注魏四郎等娘子兵。
他雖是文人,可也是學過君子六藝,讀過兵書、略懂兵法的。
關鍵是,謀士曾經跟着阿史那曜去過中州,見識過西洲軍的軍營,以及中州各大豪族的部曲、私兵。
謀士默默地在心底,将各方勢力的兵與城下的商隊護衛做了對比。
謀士驚奇地發現,所謂的護衛,竟絲毫不比彪悍的西洲軍差!
不是兇神惡煞的展現兇狠,而是那種從挺拔的身體裡,迸發出來的威武與霸氣。
這,絕對是接受過正規訓練的勇士。
“當然不是普通人。就算是普通人,有姜二十一郎做統帥,也能訓練出一支威武之師。”
“這些都是龍門寨的人,因為寨主是個女子,所以整支軍隊就叫‘娘子兵’。”
阿史那曜還是習慣性地将娘子兵的成果,歸功到了姜硯池頭上。
沒辦法,一來,時代認知受到限制;二來,相較于萬年這個公主,阿史那曜更了解姜硯池。
姜二十一,可是元安精心培養了十幾年的“冠軍侯”啊。
現在又不是讓他訓練數萬大軍,而隻是幾百上千号的潰兵、傷兵,依着姜硯池的本事,絕對輕松拿捏。
“娘子兵?”
謀士沒有太過重視。
區區小女郎,懂什麼練兵、打仗?
不過是仗着身份和姿色,迷惑住了一個少年俊彥,心甘情願地為她做牛馬罷了。
不是謀士看不起女人,實在是就有一個現成的例子擺在面前——
太和公主,一個又蠢又壞的女人。
當初與沈繼打得火熱,沈繼死後,迅速翻臉,又抱住了大将軍的大腿。
大将軍為了太子,哦不,現在是小皇帝了。
為了小皇帝,不得不跟太和虛與委蛇。
現在還不是徹底撕破臉的時候,大将軍還需要小皇帝這個招牌、遮羞布。
而太和,仗着小皇帝對她的依賴,竟還想“下嫁”大将軍!
憑她也配?
二嫁之身,其實也不算什麼緻命缺點。
但,太和太蠢啊。
大将軍若是取了這樣的新婦,并将将軍府的中饋交給她……将軍府危矣。
巧得很,太和公主就是那位萬年公主同父異母的親妹妹。
妹妹如此,姐姐估計也——
“萬年比太和更強些,不說别的,單單是她能夠引得姜二十一對她死心塌地,就足以證明!”
謀士小觑沈婳,阿史那曜卻不會。
至少對于阿史那曜來說,他并不覺得自己輕視了沈婳。
隻是他的這種“看重”本身,就是對沈婳能力的否定。
“派個人,去跟着商隊!”
“不用大張旗鼓,暗中盯着便是!”
“我要看看,他們都運來了什麼貨物!”
“還有,那些娘子兵也不要輕視。”
“他們來京城,應該不隻是護衛商隊,或許還有其他的目的。”
阿史那曜居高臨下,一邊看着商隊進城,一邊有條不紊地發布指令。
城門下,最後一輛貨車順利通過,魏四郎沒有急着離開。
他還是牽着馬,朝重新站好的守衛行禮:“軍爺,多謝!回見!”
看到魏四郎如此恭敬,想到袖子裡揣着的金葉子,守衛終究沒忍住,多嘴的說了句:
“你們應該要去東西二市吧。”
“東市也就罷了,西市署令是我的袍澤,姓趙,你可以去找他,就說是我老胡的兄弟。”
署令,便是西市的最高管理者。
若是能夠結識這樣的人,在西市做生意,定能有不少便利。
雖然沈婳與阿史那曜有合作,但還有一句話叫“縣官不如現管”。
搭上署令,對于龍門商貿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兒。
“……紅袖這荷包沒有白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