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古裝言情 穿成早死的炮灰原配,我怒嫁反派

第五卷:逐鹿天下 第662章 主動擔責

  鮮卑攻打新興了!

  駐守在新興的大黎将士奮起反抗。

  雖然大黎地防守方,且有地利之優勢,但奈何鮮卑人多勢衆,勢如破竹。

  新興城緊緊挨着常山,謝湛非常關注新興城這邊的戰局。

  這日,新興城守城大将楊應欽找過來了。

  “大都督,鮮卑來勢洶洶,我軍要麼增兵,要麼舍棄新興,退守太原,另行構築一道防線。”

  楊應欽對目前的戰局并不樂觀,他不知道鮮卑這次要集結多少大軍,隻知道目前還在不斷地增兵中。

  如果他們還想堅持,就必須增兵,不然,新興城肯定是堅持不住的。

  他更傾向于退守太原。太原都是山,易守難攻,他們好好合計,未必不能擋住鮮卑。

  謝湛看着輿圖,一臉的凝重,如果放棄新興,退守太原,常山就必然會暴露在鮮卑的視線中。

  如果按照楊應欽所言,他們緊緊地守住了太原。

  鮮卑南下太原被阻,常山必然會成為鮮卑的進攻方向之一。而常山不像太原,能依據地利抵擋得住鮮卑大軍的進攻。

  常山的防禦就成為重中之重……

  現在大黎既要和平州打,又要承受來自鮮卑大軍的進攻,可謂是腹背受敵。而鮮卑和平州,都各自隻開辟了一處戰場。

  這麼一對比,大黎吃虧啊。他必須想個辦法,讓鮮卑和平州也打起來才行。

  謝湛還在沉思,就被一道聲音打斷了,“大都督,聖旨到!”

  謝湛跪下接了聖旨。

  随着朝廷在渤海、河間的失利,傳召他回長安的聖旨是一道接一道的,目前已經是第三道了。

  “我明日啟程回長安,新興那邊就放棄吧,退守太原,之後的戰事你要多費心了。”謝湛準備回長安了。

  董國為和楊應欽等人都是經年的老将,他繼續留在此地,用處不大。

  楊應欽連忙道,“大都督,打仗沒有問題,但這糧草,卻是大問題。”這戰事,明顯要擴大了。

  謝湛默,糧草,又是糧草!

  “我回到長安後會籌集糧草,盡快送來這邊的。還有,會盡量從别處抽調兵力來支援你們的。”

  楊應欽聽到他說會解決糧草問題,心裡狠狠地松了口氣。

  平州

  最近平州的基層官員都很忙,不僅因為平州正在和大黎打仗,他們身為後方需要提供助力的忙碌,還忙着收攏四散逃逸的老百姓。

  涿州出逃的老百姓,在平州内應有意無意地引導下,幾乎一窩蜂地湧入平州。

  涿州的老百姓們有三個選擇,鮮卑、大黎和平州。

  鮮卑他們是不會去投奔的,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而且鮮卑殘暴,動不動就屠城,去鮮卑治下的城池,簡直是自讨苦吃。

  他們隻能在大黎和平州之間做選擇。

  這些老百姓本就因為驢價下跌時,朝廷的不作為,對朝廷失望了。

  後面謝湛這個兵馬大都督來了之後,雖然實施的一系列措施,讓他們重拾回些許信心,但最終大黎保不住涿州,讓他們失去家園是事實。

  選擇大黎的話,萬一以後,大黎再次被打敗,他們豈不是又要遭一次背井離鄉的經曆?

  選擇平州就順理成章了。

  首先,涿州緊挨着平州的上谷郡和漁陽郡,生活在這兩地,幾乎和涿州差不多。

  其次平州給安家費啊,五兩銀子呢。

  最重要的是,平州強大,一直打仗一直赢,沒輸過。

  打仗,意味着容易失去身家性命。特别是失敗方的老百姓,真的很慘的。

  那種如喪家之犬的經曆,他們不想再體驗一回了。

  當他們踏入平州的地界後,就發現平州的老百姓被保護得很好。雖然知道平州和大黎在打仗,但并不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一路往東,這樣的感覺更明顯。

  有人要來,自然就有人要走。

  遼東書院,潘嗣同的山長室内,呂德勝、潘嗣同、陳定淮和崔春華都在,氣氛有點劍拔弩張。

  崔春華指着呂德勝的鼻子罵,“呂德勝,你們平州這是在興不義之師,伐無罪之地!”

  呂德勝叉腰,“胡說!我們平州這次攻打涿州和樂陵,都是師出有名的!”

  陳定淮想了想,決定趁着兩人吵吵的時候上個茅房。

  “這點狗屁倒竈的理由,也能師出有名?”

  “怎麼不能了?你知道你們大黎商人毀約兩次,我們平州的商人損失多少銀子嗎?說出來,吓死你,幾百萬上千萬兩。”

  “有那麼多嗎?”崔春華懷疑。

  “就有這麼多!我們平州又不是軟柿子,哪能由着别人一直欺負!”

  “可是我聽說了,這分明是你們平州自己設下的圈套!”崔春華氣壞了!

  呂德勝看傻子一樣看他,兵不厭詐,你們大黎的官員和商人又蠢又貪的,怪得了誰?

  “你們分明是在釣魚!”崔春華再次強調。

  呂德勝老神在在地說道,“我不知道你在說什麼。”你看我傻嗎,會承認嗎?

  崔春華被他氣着了。

  “潘山長,你說話呀!”

  突然被點名的潘嗣同:……

  “你想我說什麼?”失策了,剛才也應該和陳定淮一起上茅房的。

  “你應該離開,你不該助纣為虐的。”崔春華認真地道。

  “教書育人,讓傳承不斷絕,是吾輩之責。至于人才長成之後,選擇效忠何人,那是他們的事。”潘嗣同說道,這也是他的心裡話。

  “我看你是執意要留在平州了,真是有辱斯文!”

  潘嗣同看了他一眼,“我輩謹記求同存異之理,就如你一般,你堅定地站在大黎那邊,不也是你的自由嗎?我幹涉過嗎?”

  崔春華被這話刺了一下,正巧這時陳定淮回來了。

  “山長,咱們走,不待平州這破地方了。”崔春華去拉陳定淮。

  陳定淮:……回來早了。

  呂德勝白眼一翻,“要走走,誰不走誰是狗!”

  這麼傻的人,趕緊走,留在平州當夫子,他還怕教壞了他們平州的學生呢。

  要知道,遼東書院培養出來的學生,優秀者不出意外,都會陸續得到重用。正應了那句,學則優而仕。

  “哼,這就走,這地我們還不待了呢!”

  “你要回就回,但是陳山長不許走!”呂德勝道。

  “為什麼?”如此區别對待,讓崔春華忍不住尖叫出聲。

  當然是因為陳定淮有用,你沒用啊。還是那句話,崔春華這家夥留在平州,他還擔心教壞了學生呢。

  “因為你就是個白眼狼,吃我們平州的,喝我們平州的,現在還拼命地想給我們平州扣屎盆子。”

  聽到這話,催春華真的要氣死了,“你們平州不是号稱來去自由的嗎?”

  “那是以前。”

  聞言,陳定淮和潘嗣同都很意外,兩人對視了一眼。

  潘嗣同眼中都是笑意。

  願意投奔平州的優秀的人才,都在這裡了,對于這些人才,他們是很珍惜的。

  強行留人的決定,是他們父女倆一起下的。

  雙方利益一緻的時候,他們想要達到目的,就不能讓别人來承擔風險。

  隻有先規避了别人的風險,為别人着想,解決後顧之憂,别人才能心甘情願地為他們所驅使。

  這時的平州已經不是剛起事時的平州了,展現出了強大的實力之後,再将選擇權交給他們想要招攬的人才,未必是一件好事。

  他們平州強行将人留下,而非讓他們主動地選擇留下。

  當然他們内心是想留下來的,他們來到平州之後,一直流連忘返,待到現在就可以看出。

  結果一樣,但外界的評判卻不一樣。

  文人很重視名聲的。

  呂頌梨選擇将壞名聲留給自己,将好名聲留給人才。

  他們都是被強迫着留下來的,他們沒有主動叛變,一切都是平州的錯。他們都被騙了。

  如此一來,對于這些人才的家眷親屬,也是一種保護。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