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439章 姜绾的推理,驚掉衆人的下巴
畢竟這年頭能夠把生意做大的人,哪能沒有點後台。
問題是這是高遠山啊,是高家的人。
連高翔都不知道的事。
可見高遠山做得有多麼嚴密了。
這也是姜绾和玫瑰會吃驚的原因。
幾人正在說着,電話鈴聲響起。
玫瑰急忙去接電話。
好半天,她挂了電話後,臉色有些發白。
她轉頭對姜绾說道:“安華已經查出來了。
”
“政府之所以既往不咎,又給撥了500萬工程款。
”
“是因為有人出來做了擔保。
”
“那人不僅做了擔保,還給政府這邊捐獻了2000萬作為辦公大樓的建造費。
所以政府才會再撥了500萬給高遠山。
”
姜绾這時一臉好奇地問道:“既然那人那麼有錢,能給政府捐贈2000萬,他為什麼不直接把這2000萬給高遠山呢?
”
玫瑰坐在椅邊,身體慵懶地靠着椅背,冷冷地說道:“那還不簡單嗎?
”
“如果他把這2000萬捐給政府,政府必然會感念他的好。
”
“他在政府面前也有了好名聲,沒準還能得到一個優秀企業家的稱呼。
”
“私下裡和相關人員協商好,這2000萬是沖着高遠山的那個項目撥下來的。
”
“因此背地裡他們已經達成了協議。
”
“政府的目的是建造出辦公大樓,隻要高遠山能高質量地完工,中間的波折他們才不會理睬。
”
“如此一來,高遠山這邊也有了喘息之機。
”
“可以說一舉三得,但若是直接給了高遠山,高遠山能不能把這2000萬用在工程上還不一定。
”
“别忘了,他還在銀行欠了很多的利息和貸款,銀行會第一時間把這2000萬扣除的。
”
“到時候,政府那邊的工程還是無法完成。
”
玫瑰這麼一解釋,衆人都明白了。
但明白了以後,衆人的心裡沉甸甸的。
能夠輕而易舉拿出2000萬支持高遠山,這個人到底是誰?
姜绾看向玫瑰問道:“安華可查出是誰拿出這2000萬的?
”
玫瑰搖頭回答道:“沒查出來。
”
“政府那邊守口如瓶,隻說愛國人士捐出的,但拒絕說出那人是誰。
”
“說是為了保護捐贈人的利益,免得被有心人察覺到後做出對他不利的事。
”
姜绾冷哼一聲說道:“這個有心人是誰?
該不會說我們吧?
”
玫瑰搖了搖頭說道:“那也未必。
”
“要知道現在燕京綁架案頻發,偏偏公安局的人還沒什麼好的辦法。
”
“這些被綁架的人自己不報案,往往是在事态結束之後,才會從隻言片語當中暴露出家人被綁架的事實。
”
“說白了就是不相信公安局。
”
“在這樣的情況下,那些有錢人都開始藏拙,表示自己家沒錢,不會像以前那樣穿金戴銀,而且講究奢華的排場了。
”
“如果他以投了錢之後怕被綁架為由,要政府對他的資料做隐瞞,政府也是會答應的。
”
這一次衆人都沉默下來。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誰也不吭聲。
好一會兒後,喬連成說道:“不管那個人是誰,我們都要想盡一切辦法查出來。
”
“這人是高遠山背後的靠山,我們就不得不重視起來。
”
姜绾琢磨了一下,補充說道:“我想到一個問題。
”
“高遠山當年為什麼要害媽媽?
”
玫瑰說道:“因為那個時候我們都在鄉下。
”
“上山下鄉的時候,我和你爸結婚以後一直都留在鄉下。
”
“咱們原本也沒打算回城。
”
“後面政策改好之後,有一個回城的名額。
”
“通常已經在農村結婚的就不能再回城了,而這個名額是可以忽視這一條的。
”
“高遠山那個時候也已經和王彩霞結婚了。
”
“他想要拿這個回城名額回城裡去,但是各方面的條件都不如你爸。
”
“為了公平競争,當時的有關部門便決定對他們進行考核,誰獲勝會回城。
”
姜绾好奇地問:“那時候你們那個青年點就隻有他們兩人要回城嗎?
”
玫瑰道:“那倒不是,主要是别的人都沒競争力,明顯不行,最有競争力的人就是高遠山和高翔了。
”
也就是說,最終名額必然會在他們兩人中産生。
玫瑰這時繼續說道:“高遠山為了拿到這個名額就對我們母女下了手。
”
“那個時候你爸爸知道我們出事後必然會傷心難過,也就沒有心思再争奪這個名額了。
”
姜绾問道:“所以,最後高遠山拿到這個名額回城了,還把王彩霞帶了回去。
”
玫瑰點頭回答道:“是的。
”
“在我們母女出事後,你爸萬念俱灰,便去當了兵。
”
“高遠山回城以後,通過爺爺的途徑也當了兵,但當了沒幾年就退了下來。
”
“他不是當兵的那塊料,也吃不了那個苦,然後便下海經商了。
”
姜绾好奇地問道:“有沒有可能高遠山拿捏了那個人的什麼把柄?
”
“高家出現這樣的劣勢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
”
“在此之前為什麼那個人不出手?
”
“如果那個人出手,買那塊地時,那5000萬高遠山就不用那麼費勁地到處拼湊,更加不會去借高利貸了。
”
“他都已經借了高利貸,甚至高利貸都還不上了,他還沒有去找那個人。
”
“那個人也沒有要出手的意思。
”
“那就說明,他沒有理由請那個人出手,說白了不好意思去找人家。
”
“一直到最後高鵬舉出了事,他這邊自己也要搭進去了,他才去找那人。
”
頓了頓,姜绾又自我否定地道:“不,不,不。
”
“我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高鵬舉進去後,他也沒有去找那人出手,不然那個人早就動手了。
”
“是從什麼時候出現轉折點的?
”
玫瑰的目光一亮,插話道:“從他知道我們兩個是母女以後。
”
姜绾打了一個響指。
“對對對,就是這一點。
”
“在此之前,他整個人都是頹廢的,絲毫沒有辦法挽救現在的局面,甚至眼睜睜把那塊地用300萬賣給了你。
”
“他要是認識這樣的高手,當初沒有必要把這塊地用那麼低廉的價格賣給你。
”
“說明那一次他已經真正地走投無路,進入死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