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個原因,林蝶衣出門並沒有讓支書大姨夫給她開介紹信,所以,大姨大姨夫也不知道林蝶衣出的是遠門。
他們還以為林蝶衣去的是山城。
林蝶衣就是知道他們會這麼想,所以才會肆無忌憚的跑了。
山城臨山,地方不小,但是,並不是這四周最大的城市。
緊鄰山城的四周一共有四座大城,分別是林城,雙城,郭家店和興城,其中林城最大,雙城最古老。
林蝶衣的第一站是雙城。
這是一座老城。
歷史源遠流長。
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不在少數,家學淵源的世家大族更是不少。
雖說因為特殊時期的破害有很多人已經不在,但是這裡依然是某些家族的老家。
林蝶衣相信,這一趟她不會白跑。
是的,你沒有聽錯。
林蝶衣這一次出來不僅僅是出來散心和見世面,她還要找地方找人交換一些老物件。
來到這個年代,有機會有便利多存一些老物件,林蝶衣自然不會錯過。
雙城真的很古老。
古老的城牆殘破不堪,牆上不起眼的坑坑洞洞是戰爭留下來的痕迹。
城內雖然有新城的模樣,但是古老的建築卻佔了大半。
來之前林蝶衣聽吳叔說過山城周邊城市的基本情況,吳叔講的最多就是雙城。
這個古老的城市有很多很多讓人感動的故事。
但是,吳叔感慨最多的卻是雙城的現狀以及雙城黑市的發展。
作為老城,雙城尤其受某些部門以及某人「積極」分子的關注。
所以這裡的人們更不敢輕易違反某些制度。
雙成的黑市沒有發現起來。
聽吳叔說雙城的黑市沒有固定的地點,更沒有領頭人。
這裡的人膽子特別小,實在過不下去了也就是在犄角旮旯偷偷摸摸的交易一些東西。
吳叔說,因為沒有黑市,雙城裡的某些特殊人群過得很慘。
林蝶衣可以想象得到那樣的場景,所以她把出門後的第一站選在雙城。
到這裡換些老物件是真,過來長長見識,看一看古城也不假。
反正別管怎麼樣,她現在已經站在雙城的地界上了。
雙城給林蝶衣的第一印象還算不錯,雖然大多數建築都十分破舊,但是那種古樸大氣的感覺沒有變。
林蝶衣就像一個看客,慢慢悠悠的從東走到西,從南走到北。
遇到感興趣的就停下來看一看,不感興趣的瞅一眼便算了事。
不知不覺的已經過去一上午,在這段時間裡,沒有人注意街上突然多出來的這麼一個人物。
林蝶衣身上穿著厚厚的大棉襖大棉褲大棉鞋,外面套著粗布衣衫,頭上戴著淺粉色的方圍巾,長長的劉海遮擋著大半張臉。
這副模樣和普通的農村婦女沒什麼兩樣,即便是林蝶衣不像其他人那樣行色匆匆也沒有人在意。
不知不覺林蝶衣走到一處街角,前面兩個大大的綠色的郵筒映入林蝶衣的眼簾。
林蝶衣側頭看了一眼,和山城郵局差不多的牌匾高高的掛在大門上。
看面積應該比山城的郵局大。
看到郵局,林蝶衣不由得想到蔡珍珠收集起來的那些郵票,雖然不多,價錢也不貴,但是,幾十年以後一定會升值。
林蝶衣對郵票沒有多少研究,但是即便再不研究也知道七十年代有很多珍貴的郵票。
像什麼猴票,齊白石,桂林山水這些都是七十年代出現的。
不知道是不是有些貪心,林蝶衣想著想著腳步便不由自主的走進郵局。
「老鄉,要郵信嗎?」
林蝶衣穿的太厚,捂的太嚴實,讓人根本看不出來她是一個年輕的小姑娘。
玻璃窗裡的工作人員看見林蝶衣一聲不吭地站在玻璃窗外,還以為她是那種沒見過世面的靦腆的婦女,不由得主動開口問道。
林蝶衣眨了眨眼睛,她也不知道他怎麼就推門進來了。
既然來了,那就買點兒吧。
「我想買郵票。」
「你要往哪裡郵信?」
「上嶺。
我哥是當兵的,經常寫信。
我想多買點兒郵票。
如果有成套的郵票更好。」
家裡有在外地的人經常寫信這很正常,不過要成套成套的買還是很少見。
林蝶衣爺爺知道她這套說辭並不嚴謹,可是,郵局裡沒有人,她也不知道該怎麼說才能買到成套的有紀念意義的郵票。
不知道是不是今天的運氣特別好,玻璃窗裡的工作人員並沒有多問直接拿出來三套嶄新的郵票。
一套是火紅的某某人語錄的郵票,一套是桂林山水,還有一套是大生產的郵票。
「一共三塊四毛錢。
要信封和信紙嗎?」
「要。」
林蝶衣沒有多廢話,既然說了要給遠房的哥哥寫信,自然要買全套的東西。
「我給你拿配套的信封。
還有兩本信紙。
不要票,再加兩塊錢。」
「好的。」
林蝶衣點了點頭,痛痛快快的掏出五塊四毛錢遞給玻璃窗裡的工作人員。
工作人員把東西遞出來,林蝶衣拿著東西轉身離開。
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誰也不知道哪裡就有危險。
為了以防萬一,還是利索的有人比較好。
林蝶衣逛了一大圈,雙城的城內雖然還有很多地方沒有走到,但是,大多數的位置已經有所掌握。
雙城的電影院在城西。
最大的商場在中間位置。
城南的方向有兩個工廠。
北城最破舊,但是,那裡也最有古韻味兒。
也就是說,她想要換老物件很可能在北城成事。
城東的住宅比較多,人員也相對比較密集。
建築比較新,如果猜的不錯,這裡的工人應該比較多。
在這個年代,工人的工資還算不錯,她們手裡也許沒有老物件,但是,他們更捨得花錢買米面。
林蝶衣手裡有米也有面,但是,數量並不多。
畢竟山城的熟人太多,林蝶衣也不敢大量的採購。
為了能隨時隨地交換東西,林蝶衣打算在雙城採購一些生活必需品。
為了不被人懷疑,林蝶衣找了一個沒有人的地方換了身衣服。
雖然仍然是粗布外衣,但是這一次,沒有大棉襖大棉褲,身材不再那麼臃腫,人顯得精神不少。
林蝶衣推著木闆車走進糧店,各種各樣的米面都買了一些,買的最多的還是大米和白面。
當然,大豆油也沒少買。
雙城一共有四家糧店,一個大商場,一個大的供銷社,一個屠宰場,還有一個榨油的工廠。
林蝶衣一下午跑遍這八個地方,買了這幾個店鋪能賣的米面油肉,雞蛋,布和棉花的最大量。
天將黑的時候,林蝶衣挎著籃子在城北轉了兩圈。
不知道是不是林蝶衣的運氣真的不錯,還真讓她碰到一個愁苦的老人家。
也許是做這種事情做習慣了,林蝶衣一眼就看出老人的為難,主動湊上去問了問。
老人一聽有米賣,渾濁的眼神不由得亮了亮。
老人左右看了看,看上去十分緊張。
林蝶衣眨了眨眼睛,心裡越發的確信,雙城的確管得比山城更嚴一些。
「閨女,我能不能用東西換?」
老人低聲問道。
「可以。」
林蝶衣點了點頭。
老人把林蝶衣帶到一個背人的地方,看了看林蝶衣籃子的東西。
林蝶衣的籃子裡裝著五斤大米,五斤白面,五斤粗糧,二斤五花肉,二斤排骨,一斤豬油,還有十個雞蛋。
老人的眼神越發的亮了。
「閨女,我都想要,你看行不行?」
「誰買多少我不管,隻要換這些東西的物件值這個價就成。」
「好。」
老人看上去非常開心,隨即又有些黯然,「我好像拿不出來那麼多的東西。」
林蝶衣的眼神閃了一下,不知道老人是想說他沒有那麼多好東西,還是想說,大白天的他不敢明目張膽的往外拿東西。
「能換多少換多少吧。」
「行。」
老人點了點頭,「閨女,你在這裡等著,我馬上就回來。」
「好。」
老人快步離開,看上去十分著急,大概是害怕林蝶衣後悔吧。
林蝶衣躲在半截牆後。
左右看了看,這裡還真挺背人的。
藏在破舊的矮牆後,隻要不冒頭,過路的人不仔細看不會發現這裡有人。
老人家找了這麼一個地方,看來也沒少做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事。
沒用多長時間,林蝶衣便聽見匆匆趕來的腳步聲。
老人依舊是那身衣服,手裡依舊是空空的,但是,精神看上去卻不再萎靡。
「閨女,東西拿來了。」
老人從棉襖裡掏出一個木匣子。
林蝶衣打開看了看,木匣子裡裝著一隻鑲嵌著藍寶石的精雕金簪,一個玉扳指,一對祖母綠的手鐲。
「閨女,你看這些東西能不能換五斤米,五斤面,一斤豬油?」
老人家拿來的東西雖然不錯,但是,以現在的價值來算,他想要的東西有點兒多。
老人看著林蝶衣的眼神有些忐忑,林蝶衣笑了笑,什麼都沒有說,直接把五斤大米,五斤白面,一斤豬油和二斤排骨塞進老人手裡。
「這些東西都換給你吧。」
「哎,哎,好。」
老人珍而重之的把米面等物藏在棉襖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