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穿成農門惡婆婆

第1030章 好像還是特别有本事的人

穿成農門惡婆婆 遇花期 4501 2025-06-05 11:36

  裡正、族長請勤師傅來的時候,确實是說想蓋一個書塾,給村裡的孩子讀書用。

  但勤師傅沒想到的是,正在跟他唠嗑的這個大漢,居然就有一個兒子是讀書人?!

  天啦!

  他跟讀書人的臉說話了,而且好像還是特别有本事的人!

  他的語氣瞬間恭敬了起來:“原來貴公子是讀書人啊,失敬失敬……這幾日若有冒犯之處,還請多多原諒。我就是一個工匠,粗人……”

  朱家村的村民沖他擺了擺手:“哎,勤師傅,你說這些我聽不懂。我兒子還不是讀書人,他就是跟着朱大娘家的丫頭學了幾個字,等以後上了蒙學,真的是塊讀書的料,我再考慮送到鎮上去,讓他當一個讀書人……”

  在他的心裡,隻有到鎮上去讀書了,那才算真正的讀書人。

  不隻他這麼想,村裡的大部分人都是這麼想的。

  葉瑜然呢,也懶得解釋,反正事情到了那一步,自然而然大家就明白了。

  不解釋還好,一解釋勤師傅更懵了:你說你兒子不是讀書人,又是識字,又是讀蒙學的,不是讀書人是什麼?

  難道,是他兒子書讀的不好?

  可不好,他之前說的什麼計劃,跟他兒子又有什麼關系?

  不懂!

  完全不懂!

  大人們在辛苦的修水渠、挖堆坑、修學堂,這麼辛苦,葉瑜然自然也不會讓村裡的孩子“閑”着,沒有一點感覺。

  若是一點也不懂,一點也不知道,孩子們又如何“感恩”大人的付出,學會努力呢?

  隻有知道現在所擁有的一切“來之不易”,孩子們才會更加珍惜。

  所以,葉瑜然給朱八妹他們分配了一個任務:“給孩子們安排一個小組活動吧,讓他們觀察一下這個冬天,父母都為明年做了哪些準備,并且談談其中的感想。”

  主題挺高大上的,朱八妹一聽就懂,這是要做“項目調查”呢。

  直接将之前做過的“水稻成長記錄”拿過來,按模子重新設計了一個,将啟蒙班的孩子叫過來,發布“寒假作業”。

  正好朱七、大寶、二寶都在家裡,他們一起做了。

  隻不過相較于啟蒙班的孩子,他們的任務稍微不一樣一點——調查這個冬天,朱家村為明年做了哪些準備,并且談談其中感想。

  啟蒙班的孩子隻需要逐條逐條口述,由朱八妹幫忙記錄;但朱七、大寶、二寶就不一樣了,他們可以一起做調查,但在調查結束之後,需要單獨上交一份“調查報告”。

  在朱家村蓋書塾的勤師傅,非常有幸的,正好就碰到了其中幾個。那幾個孩子背着一個小包,包裡塞滿了大葉冬青樹的葉子,還有一隻削尖的小木棍。

  他們就拿着葉子和小木棍跑到大人面前去問問題,比如他們這個冬天要幹哪幾件事情,每件事情需要花多長時間,每天要幹多久的活,為什麼要幹這些活……

  每個孩子可以問三個問題,然後就拿着小木棍在樹葉上比劃起來。

  勤師傅好奇,湊近看了一眼:“咦?你們這是在幹嘛?”

  “不幹嘛,做記錄啊。”

  “這是字?”勤師傅有些疑惑,或許他識的字不多,但樹葉上畫的花啊、草啊,啥意思?

  朱狗元指着其中一張葉子,說道:“是啊,這張葉子寫的是,我爹要幹三件事。”

  “這是‘件’字?”

  朱狗元表情無辜:“我不會寫,所以就畫了一個尖尖的東西代替,反正就是‘件’的意思,我自己看得懂就行了。”

  “……”勤師傅無語了一陣,“你們問這幹嘛?”

  “先生布置給我們的任務,讓我們觀察這個冬天,說說爹娘為明年都做了哪些準備。”

  勤師傅還以為他們說的“先生”,是村子裡特地給他們請的先生。

  隻是,他不解了:“先生?他讓你們觀察這個幹嘛?”

  朱狗元撓了撓頭:“我也不知道,反正先生讓俺幹嘛,俺就幹嘛。”

  就在這時,其他小夥伴也問完了,喊他。

  他便跟勤師傅說了聲再見,小跑着跑開了。

  勤師傅意外發現,這群孩子看着挺野的,但似乎也挺有禮貌的。

  怎麼說呢?

  就是進進出出,都知道跟你打招呼,還會行一個晚輩見到長輩的禮。

  朱家村這一行,怕是勤師傅這輩子最難過的經曆之一,而且是那種能夠拿出去吹噓的那種。

  等他幹完活,回到村子,都快要過年了。

  他一時喝多了,拉着老哥們的手,唠咕起了朱家村的事:“兄弟啊,你不知道,那朱家村啊,真的是太奇怪了!”

  “這麼大一點的小孩子,都知道做事情之前,要做什麼計劃了。”

  “他們還有自己的先生,還要蓋學堂。”

  ……

  巴拉巴拉,說了起來。

  可老哥們不信,還以為他喝多了,在那裡吹噓。

  勤師傅急了:“真的,兄弟,我沒騙你……”

  這個年,不過是對于朱家來說,還是對于朱家村來說,過得那叫一個順心。

  腰間的錢包滿滿,梁下的鹹肉滿滿,谷倉裡的稻子滿滿,感覺這日子真的是越過越有盼頭了。

  有不少人家,在準備好過年的東西以後,找着借口往朱老頭家送。

  “朱大娘在家吧?啊,不在?沒事,這是我們家剛蒸的肉馍馍,挺新鮮的,給你娘嘗嘗。”

  “這是我女婿特地多個地帶回來的,說我們當地沒有,給你們送一些,大家都嘗嘗。”

  “哎喲,上回大寶給我家寫的字,老漂亮了,誰看了都誇,這不,我拎了點東西謝謝他。”

  ……

  大過年的,朱家的生意也沒停,柳氏、劉氏、李氏、林氏忙得要死,結果還有人時不時上門送東西,她們是又好氣,又好笑。

  “哎喲,大娘,你下回别送了,我家忙着呢!你們過年不是還想吃肉味的豆幹嘛,家裡正在做呢,沒功夫招待你們!”李氏将東西收下,幹淨利落的回了一個禮,就把人送到了門口。

  那大娘笑笑,說道:“沒事,咱們都是一個村的,不用你們招待。回吧,這麼近,我一會兒就到家了。等過幾天,過年了再來你們家拜年!”

  還來?李氏哭笑不得,看來她得跟婆婆商量一下,再多準備一些“回禮”的東西,别到時候把人家送來的東西當成“回禮”給送了回去,那就真的丢臉丢大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